《國開聯 - 醫美(醫療美容)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 詳情 |
近年來,隨著國民可支配收入的穩步提升,在消費升級和“顏值經濟”概念的推動下,消費者對醫療美容的接受程度逐漸提升、需求加速釋放,帶動我國醫美市場連年高速增長。
根據《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統計,2019年中國醫美市場整體規模達到1769億元,預計到2023年將突破3000億元,年復合增速15%左右。醫美行業整體的發展,帶動了下游醫美服務市場的增長:
醫療美容服務按是否具有侵入性可分為手術類項目和非手術類項目。從產業角度觀察,我國醫美行業規模的增長主要由非手術類項目帶動。據《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測算,2019年-2023年我國非手術類醫美項目規模每年增速在24%-29%之間,高出同期手術類項目2-3個百分比:
手術類項目均價相對較高,但存在創傷大、風險高、價格高等局限,而注射、激光和超聲療法等非手術類項目創傷小、風險低、單價低,盡管需要重復消費以維持效果,但仍具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和復購率,因此市場規模增速更快,療程數量占比也更高。
值得一提的是,玻尿酸、肉毒毒素等注射類項目需要終端顧客定期注射,以保持預期的修復效果,具有極高的客戶粘性,以及消費頻次高、復購率高的特點,占據了非手術類項目的主導地位。非手術類項目玻尿酸、肉毒毒素等注射類項目占整體非手術類的85%左右,光子嫩膚等面部年輕化項目占整體非手術類的7.5%左右。
醫美服務行業現狀:供需兩端集中度高、消費者安全性訴求凸顯、機構成本壓力高企
目前我國醫美服務市場競爭格局呈現高度分散狀態,行業集中度較低。大型連鎖醫美企業市場份額僅為10%左右,而數量超過80%的中小型民營醫美機構則占據了超過50%的市場份額。同時,我國醫美服務市場還表現出以下特征。
1)需求端以一二線年輕女性為主,下沉市場有望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
醫美項目客單價高,而一二線城市消費者對醫美知識掌握更多、消費意愿及支付能力更高,并且合規醫美機構和醫師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因此需求端目前我國醫美消費者中女性占比超過90%,以一二線城市的年輕女性為主,約有67%分布在一線及新一線城市,僅13%的用戶居住在三線以下城市。
而在供給端,醫美項目具有消費個性化、地域審美差異化等特征,機構很難將運營經驗跨省市復制,業態較為分散。根據《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剔除注銷、破產清算等情況后,我國目前約有3.7萬家企業名稱或經營范圍包含“醫美、醫療美容”,地域分布上廣東省的醫美相關企業數量最多,接近4,500家,占全國的12.79%。北京市以超3,500家的企業數緊隨其后。接下來是山東省和河南省,此類企業數都超2,000家。
展望未來,隨著市場教育的逐步深入、三四線居民消費能力提升,預計下沉市場的醫美消費者將不斷增加,“接棒”一二線城市的高增長。下沉市場的開拓不僅有利于醫美機構自身的增長,同時也是完善整個醫美服務體系與產業鏈的重要一步。
2)消費者愈發重視安全性訴求
《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約8萬家未取得相關經營資質的醫美機構,涉及無證從業人員約10萬人。作為對照,資質齊全、合法合規經營的醫美機構僅有約1.3萬家,占機構整體的14%左右,而具有專業資質的整形醫生不足 3 萬人,僅占整體的24%左右。
“黑醫美”和“黑醫生”大量存在,是虛假宣傳、醫療事故多發、“套路”消費等眾多亂象的源頭,在損害消費者權益之余也破壞了行業整體社會形象。據《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調研數據,目前在醫美消費者的評價體系中,對安全性的訴求已經排在效果、價格、時間等因素的前面。受訪的醫美消費者中有68.4%會關注“安全性信息”,明顯高于“醫美整體效果”、“效果維持周期”和“醫美項目花費”等因素。
3)醫美服務機構成本壓力高企,薪酬、藥品與營銷是三大主項
“高毛利、低凈利”是我國醫美服務機構的常態。在醫美服務機構的成本結構中,營銷推廣費用和人工成本是重要組成部分。《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數據顯示,在人員薪酬、藥品耗材、營銷推廣費用的壓力下,醫美機構盈利水平并不樂觀。
從部分頭部機構的成本項目分布來看,上述三項主要成本占收入的比重分別在32%、24%和15%左右,扣除房租和其他運營管理費用后,這些頭部機構的凈利率僅有營收的7%左右。
——專業醫生資源稀缺,人力成本高昂。綜合國家統計局和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ISAPS)數據,2019年我國每百萬人口整形外科醫生人數不足5人,遠遠低于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缺口巨大且難以快速填補。受此影響,市場上醫美醫生特別是專家醫生的薪酬被快速推高。《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數據顯示,在頭部醫美機構從業的專家醫生平均月薪酬已接近7萬元,顯著高于全部醫生5萬元水平。
——醫美藥品耗材廠商集中度高,服務機構議價能力較弱。醫美藥品及耗材主要為玻尿酸、肉毒桿菌素等,其生產進口受國家嚴格管控,外資和國內龍頭占據主要市場份額。醫美服務機構采購藥品耗材的價格相對固定,議價能力有限。以上市公司愛美客為例,其招股書顯示2019年其“寶尼達”高端玻尿酸產品平均成本僅為32.34元,而出廠價格在2547.50元,毛利率高達98%。
——各種營銷引流費用高企是醫美行業一大痛點。根據《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北上廣深一線城市醫美機構的平均獲客成本約5000元/人,而南京、杭州等新一線城市平均獲客成本也達到了約3000元/人的水平。
未來發展趨勢展望:長效監管、經營方向分化和精準營銷
在行業資源聚集、國家監管產業政策逐步完善、互聯網和新媒體渠道重塑的大趨勢下,國開聯研究中心預計未來我國醫美服務行業將呈現出下列發展趨勢:
——行業改革和重新洗牌將重塑醫美行業格局,推動其向更高質量、標準靠攏
隨著一系列醫美行業相關政策出臺,行業監管更加嚴格。監管部門著力取締非法經營,并朝著長期有效監管模式邁進。這種全國范圍內大規模取締非法醫美機構的行動,將為產業關鍵性轉型鋪平道路,為合法合規經營的醫美機構創造更多能夠滲透和挖掘的市場空間。
——機構經營方向出現分化,輕醫美和尖端項目成為兩大主線
由于輕醫美產品具有風險低、恢復期短、價格相對低廉的優勢,我國大多數醫美機構將從戰略上向輕醫美發展,以便于降低建立連鎖網絡和營銷推廣的難度,實現規模經濟和協同效應,從而產生更好的利潤。因此,在輕醫美這一特定細分市場,機構之間的整合將進一步加強,
而部分美容醫療機構將專注于尖端整形外科來保持行業領先地位,提高利潤率。這些機構的將充分利用自身優質醫生資源以及強大的品牌商譽等優勢,專注于技術難度大、利潤率高的尖端整形外科項目,在此基礎上構建經營壁壘,提升自身競爭力水平。
——精準營銷將成為機構營銷的關鍵
目前,醫美服務機構營銷推廣的主渠道已經從傳統的線下推廣和網頁廣告,轉向新氧、更美等醫美垂直類APP,以及短視頻和社交媒體網絡平臺,力求實現“精準營銷”。在營銷渠道轉變之余,UGC、PGC等內容創業業態的快速發展,也進一步提升了信息質量和傳遞效率,未來將成為醫美服務機構營銷推廣工作的重心。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各類醫美消費體現了人們對美與健康的更高追求,也成為了醫療消費升級的重要一環。《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預期,未來隨著公眾審美意識、消費意愿和支付能力的持續提升,我國醫美行業將逐步擺脫以往“野蠻生長”時代亂象叢生的狀態,走向有序、專業和成熟的發展格局。
關于 《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
《國開聯 · 醫美行業研究報告 2021Q3版》是由國開聯研究團隊基于長期跟蹤研究后不定期更新發布的行業研究成果,站位于行業全景視角,多角度剖析行業現狀、趨勢,致力于與行業參與者、建設者、投資者分享行業發展洞察意見。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是一家全國性產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專注提供“區域產業規劃、園區(開發區)發展規劃、招商引資服務、營商環境評價以及投資與政策顧問等專業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的信賴與委托。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圖譜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