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現代金融

信托業未來四大趨勢:合作+直銷 資產證券化有大機會

2015.02.03

7月5日國務院“金十條”發布,有關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解讀鋪天蓋地而來,談盤活資金存量,談引入民間資本,談建設多層次資本市場。雖然此次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目標明確,但有一點可以肯定,政策的落地效果仍然存在不確定性。
 

“金十條”中對于信托業的改革發展并沒有直接提及,但從“金十條”對社會融資結構轉型的諸多指導意見中,依然能尋得清晰脈絡。在邁入10萬億規模的關鍵時刻,信托業的戰略布局與戰略轉型已刻不容緩。
 

更寬更深更謹慎
 

源自銀行間市場的一場錢荒,讓“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成為人們口中的高頻詞匯。在“金十條”中,亦用了大量篇幅,強調要繼續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合理保持貨幣信貸總量。市場對此的解讀為,盤活存量說明管理層認為當前市場流動性充分,不會因經濟下滑而出臺刺激政策,動態調整機制的引導將配合“用好增量”的八大領域,將資金逼入實體經濟。
 

這一去杠桿化的過程,已經在銀行信貸環節醞釀發酵。在這八大領域之外,銀行信貸勢必將減少覆蓋。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就一定會留下一扇窗。相比受政策指導頻繁的銀行信貸,以及門檻高、周期長的資本市場,信托融資大約是可以想見的最佳備選方案。
 

單純說信托業將迎來新一波的融資需求未免太過粗糙,當信托業邁入10萬億規模的新階段,有多項背景需要列入思考。最重要的是,信托的兩大重頭業務房地產信托和基礎產業信托均受到政策限制,銀監463號文和10號文對地方融資平臺貸款持“限量”態度,“金十條”則再提需要對房地產融資風險高度戒備,有意將資金引出樓市。
 

其實際效果是,雖然信托機構依然看好房地產信托和基礎產業信托,但政策導向將促使信托機構對房地產信托、基礎產業信托審慎挑選交易對手,同時,由融資需求推動工商企業信托向更寬更深的方向發展。
 

合作+直銷 時不我待

如果“金十條”發布在2013年之前,那么銀行信貸的擠出效應勢必帶來銀信合作的又一次爆棚。然而,銀監會3月25日發布的理財8號文將銀行理財產品投資非標資產限定在一定比例,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銀信合作的空間將非常有限。
 

而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是,從2012年10月資管新政頒布以來,泛資管時代的來臨已不可逆轉。雖然近期也有聲音指向“資管新政的更新解讀”,但來自市場的證信、基信、保信合作已經全面鋪開。
 

一頭是料將擴容的融資需求,一頭是受限的募資渠道,信托機構要想破局只有兩種方式可選:一是加強除銀行之外的同業合作,另一個就是自力更生拓展直銷渠道。
 

前一項,在2013年上半年的多個信托業創新趨勢中可見一斑,如海富通基金和昆侖信托合作的養老金產品,如泰康人壽認購“中信?聚信匯金1號”的首單保信合作,更有如聯合了信托機構、資產管理公司、商業銀行、券商等專業機構創新的國內首個理財雙顧問信托產品,山西信托?金博成長證券投資集合信托。
 

后一項,因涉及更長期的戰略布局,目前僅在少數資本雄厚的信托機構中得以實現。一個強有力的佐證是,自2012年以來,中信信托、外貿信托、上海信托、新華信托等大牌信托機構紛紛著力打造各具特色的財富管理品牌,除了意在搶占高端客戶,也足見其在直銷渠道上的投入已經初見成效。
 

房基信托的風險緩釋

根據“金十條”對防范融資風險的提法,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必然會折射和反映在金融領域,帶來潛在甚至是現實的金融風險。同時,“金十條”也從提高風險預警與處置能力、嚴密盯防重點領域、優化信用環境三個方面對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提出了具體要求。
 

中國銀監會在對“金十條”的解讀中指出,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房地產、理財和“兩高一剩”行業是當前重點金融風險領域,各金融機構對上述領域的風險要嚴密盯防,嚴加防控。除此之外,各金融機構對于跨市場、跨行業經營帶來的交叉金融風險等也要提高警惕。
 

根據中信信托的預計,“金十條”的政策效果之一,即為“銀行不良和信托不兌比率上升,風險進入緩和暴露期”。相關監管監測數據顯示,6月28日至12月31日,信托行業合計有1537只產品將到期,其中有582只信托產品是2011年發行的。集中兌付給信托業帶來巨大壓力,不排除將爆出更多信托兌付風險的案例。
 

多位業內人士稱,今年房地產信托迎來第二波兌付高峰,下半年需重點關注房地產信托的風險釋放。房企的資金流狀況雖好于2008年,但近期頻繁拿地,融資壓力不容小覷。多家大型房企已醞釀在香港借殼上市,如萬科借道南聯地產、萬達借道恒力商業地產、綠地借道盛高置地。
 

資產證券化有大機會

本次《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就結構調整特別提出一點:逐步推進信貸資產證券化、常規化發展,盤活資金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
 

在央行金融市場司司長謝多看來,將信貸資產證券化從試點階段逐漸轉為常態化,可以為商業銀行盤活存量創造一個重要的出口,可以更多地利用好市場的潛力推動直接融資的發展。信貸資產證券化將為商業銀行騰挪出更多信貸空間,在保證資本充足率的情況下,讓更多的小微企業、“三農”企業獲得金融支持。
 

早在2005年,不少信托機構就曾參與過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研究實踐。在理財8號文發布后,信托業開展資產證券化的呼聲更加迫切,實現非標準化債權資產的標準化,不僅將為信托業破解8號文之困,若更進一步實現上市交易,不僅投資者的權益將得到更好的保護,信托業也將迎來轉型發展的又一個高峰。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