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城市《關于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全文及解讀
2018年4月
政策解讀
《關于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的實施意見》是山東省、濰坊市以及我市新舊動能轉換理念的具體行動,是對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的頂層設計和系統謀劃。《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我市招商引資工作發展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是新時期推進招商工作的綱領性文件,是建設“四個城市”和“三區一城”推進招商工作的行動指南。
《意見》共分為11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強化招商理念”。《意見》提出,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開放發展新理念,把握國際化發展和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堅持以調整結構、補齊短板、促進創新為方向,堅持引資、引智、引院并舉,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作為贏得新一輪區域競爭的重要抓手,匯聚加快發展的積極因素和強大合力,助推我市再造新優勢、再創新輝煌,不斷開創新時代轉型發展新局面。
第二部分是“明確產業導向”。《意見》提出,以我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為指導,進一步突出主導產業、總部經濟、現代農業、文旅產業招商。
第三部分是“突出招大引強”。《意見》提出,堅持把壯大稅源經濟作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把吸引重大項目作為突破口,持續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緊盯戰略性產業發展前沿,追蹤國內外重點企業產業布局和投資動態,重點盯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中國民營500強、行業100強等大企業。對本地企業瞄準外地關鍵技術、高端裝備、系統集成等戰略目標并購重組、合作發展的重大項目予以大力支持。
第四部分是“發力三大區域”。《意見》提出,精心籌劃,開展北京對接招商。緊抓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歷史機遇,精準定位,把對接青島、借勢青島作為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按照“行政推動常態化、產業對接市場化、交通運輸便利化、區域市場一體化、社會服務同城化”的要求,重點實施思想理念、產業體系、生產要素、政策服務、人文交流“五大對接工程”。積極開展與長三角、珠三角及香港地區有關部門及企業的全方位、多層次對接,洽談引進一批符合我市產業發展的優質項目。
第五部分是“強化園區招商”。《意見》提出,發揮各專業園區產業聚集各有側重的特點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平臺作用,著眼推進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園區產業鏈招商引資,提高園區的承載力和檔次。優化招商項目入園機制,凡符合入園條件的招商項目,由市招商工作委員會按照產業配套、要素集聚、安全環保等要求統一調配至相應園區。
第六部分是“突出企業主體招商”。《意見》提出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招商的主體,具有招商發展最直接的內在動力。把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中介機構,推到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最前沿,支持鼓勵他們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對完成年度指導性目標、招商成效突出的企業負責人,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獎勵,授予“年度最佳招商大使”榮譽稱號。
第七部分是“創新招商方式”。《意見》提出強化資本招商。強化校友招商、鄉情招商。深度挖掘一中、繁華等學校豐富的校友資源,積極招引校友回歸項目。強化專業招商,整合社會力量,聘請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有影響力的行業知名人士作為招商顧問,組建招商智庫。
第八部分是“強化政策引導”。《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各類政策的導向作用,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和省、濰坊市出臺的各類支持政策。發揮我市招商發展激勵政策作用,廣泛對外宣傳推介,發揮政策最大吸引力。
第九部分是“完善統籌協調”。《意見》提出進一步發揮市招商工作委員會的職能作用,招商信息統一評審,要素資源統一配置,項目落地統一服務,做到統籌國內國外招商、統籌“三招三引”、統籌招商各環節、統籌面上整體推進與重大項目對接,建立“多頭聯系、一口匯總、多部門跟進服務、多主體落地建設”的招商模式,打造內外合一、專業運作、力量集中的招商體系。
第十部分是“優化營商環境”。《意見》提出建立“一條龍”全過程推進服務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健全洽談、簽約、落地、建設、運營一體化項目促進機制,促進各環節明確規范、提高實效,形成各級協調推進機制常態化制度建設,切實推進形成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易、實施快的良好局面。突出抓好營商環境建設,對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升服務招商的能力和效率,傾力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重商親商的人文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第十一部分是“加強考核激勵”。《意見》提出優化考核機制。建立覆蓋招商全過程,以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為主要依據的招商綜合考評體系,鼓勵招大引強,各鎮街園區、市直部門單位完成指導性任務目標的,每超額完成濰坊市認定(下同)到位資金5000萬元加1分;在認定的所有項目(不含普通住宅類房地產)中,每有一個當年到位資金過3億元的再加3分,每有一個過5億元的再加6分,上不封頂。
政策原文
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切實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助推我市“四個城市”和“三區一城”建設,現就進一步強化招商引資工作制定如下意見。
一、強化招商理念
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濰坊市新舊動能轉換和擴大開放的一系列重大部署,進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開放發展新理念,把握國際化發展和產業轉移的新趨勢,堅持以調整結構、補齊短板、促進創新為方向,堅持引資、引智、引院并舉,真正轉變招商態度,把招商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作為贏得新一輪區域競爭的重要抓手,匯聚加快發展的積極因素和強大合力,助推我市再造新優勢、再創新輝煌,不斷開創新時代轉型發展新局面。
二、明確產業導向
以我市“十三五”發展規劃為指導,進一步突出主導產業、總部經濟、現代農業、文旅產業招商,研究制定全市招商引資重點產業指導目錄和年度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庫。主導產業重點招引傳統產業智能化提升、潛力產業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跨界融合項目。總部經濟重點招引大型企業集團在我市設立生產基地、結算中心、營銷中心等分支機構及對產業起支撐作用的融資租賃、股權投資等金融類總部項目。現代農業圍繞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招引“三調兩提”和“五化”發展項目。文旅產業圍繞打響“中國龍城”品牌,重點招引高端定位、特色文旅和鄉村旅游項目。
三、突出招大引強
堅持把壯大稅源經濟作為招商引資主攻方向,把吸引重大項目作為突破口,持續開展重大項目攻堅,緊盯戰略性產業發展前沿,追蹤國內外重點企業產業布局和投資動態,重點盯引世界500強、中國500強、央企、中國民營500強、行業100強等大企業。堅持“城市經營”理念,結合建設品質城市,積極招引城市發展功能性項目、標志性項目,引進一批資金實力強、運營能力強的知名大集團和專業公司。對本地企業瞄準外地關鍵技術、高端裝備、系統集成等戰略目標并購重組、合作發展的重大項目予以大力支持。
四、發力三大區域
精心籌劃,開展北京對接招商。緊抓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歷史機遇,立足我市資源、環境、產業發展優勢和具體發展實際,加強產業合作,發揮好17個專項對接小組作用,開展“點對點、一對一”精準招商和宣傳推介,保障對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取得實效。結合對接情況,適時在北京開展集中簽約活動。精準定位,把對接青島、借勢青島作為新常態下實現新發展的重要途徑。按照“行政推動常態化、產業對接市場化、交通運輸便利化、區域市場一體化、社會服務同城化”的要求,重點實施思想理念、產業體系、生產要素、政策服務、人文交流“五大對接工程”,發揮青島產業園、臨港產業園等載體作用,主動承接青島產業、金融、人才、服務外包“溢出”,不斷深化與青島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開展與長三角、珠三角及香港地區有關部門及企業的全方位、多層次對接,洽談引進一批符合我市產業發展的優質項目。
五、強化園區招商
發揮各專業園區產業聚集各有側重的特點和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平臺作用,著眼推進園區產業集聚發展、培育園區產業鏈招商引資,提高園區的承載力和檔次。充分發揮福田汽車及零部件產業園、美晨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園、日鋼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基地及雙向物流園、北京恒通科技再生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園、桑莎公司高端面料產業園、邁赫機器人人工智能產業園、以東曉生物為主的生物醫藥產業園、悅東新材料產業園、專用汽車產業園、千人計劃科創園等園區招商載體作用,下大力氣引進整車及高端零部件、新能源汽車、淀粉精深加工、新材料、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優化招商項目入園機制,凡符合入園條件的招商項目,由市招商工作委員會按照產業配套、要素集聚、安全環保等要求統一調配至相應園區。
六、突出企業主體招商
企業是市場主體,也是招商的主體,具有招商發展最直接的內在動力。把企業和各類市場主體、中介機構,推到招商引資的主戰場、最前沿,支持鼓勵他們以企引企,以商招商。大力推動現有企業與國內外大公司、大財團、大院校和大院所對接合作,實現內外資、產學研融合發展。推動支持各類企業利用股權融資、境內外上市、發行債券、融資租賃、興辦投資性公司等多種方式增資、引資。開展“百企百商”走訪行動,廣泛搜集企業需求,收集合作線索,推動合作發展。各級組織的招商引資、外出商務考察活動,要優先安排產業相近、業務關聯的企業參加。對完成年度指導性目標、招商成效突出的企業負責人,市委市政府隆重表彰獎勵,授予“年度最佳招商大使”榮譽稱號。
七、創新招商方式
強化資本招商。放大基金引導,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效應,充分利用城建、文旅、城投、金融控股等國有集團作用,采取階段參股、跟進投資等方式,以市場化手段撬動民間資本,重點支持引進符合我市產業導向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強化校友招商、鄉情招商。深度挖掘一中、繁華等學校豐富的校友資源,積極招引校友回歸項目。開展“諸商回歸”對接懇談活動,吸引諸城籍老鄉帶資金、人才、項目回鄉投資興業。強化專業招商。建立招商隊伍定期培訓制度,各單位要組織骨干招商力量,并可根據需要按程序招聘社會化招商人員,充實專業化招商隊伍。鼓勵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封存檔案、專職招商。整合社會力量,聘請專家學者、知名企業家、有影響力的行業知名人士作為招商顧問,組建招商智庫。
八、強化政策引導
充分發揮各類政策的導向作用,用好用活用足國家和省、濰坊市出臺的各類支持政策。發揮我市招商發展激勵政策作用,廣泛對外宣傳推介,發揮政策最大吸引力,加大政策承諾兌現力度,全面落實投資激勵、總部經濟項目激勵、高等院校和研發機構激勵、高層次人才補助、企業高管人才激勵、政府基金支持、社會化招商激勵、飛地經濟激勵、鎮街(園區)市直部門招商激勵等方面政策,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打造政策洼地,實現共贏發展,以最大力度支持企業,為推動我市引進產出效益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提供有力保障。
九、完善統籌協調
進一步發揮市招商工作委員會的職能作用,招商信息統一評審,要素資源統一配置,項目落地統一服務,做到統籌國內國外招商、統籌“三招三引”、統籌招商各環節、統籌面上整體推進與重大項目對接,建立“多頭聯系、一口匯總、多部門跟進服務、多主體落地建設”的招商模式,打造內外合一、專業運作、力量集中的招商體系。優化工作機制,根據新時期投資促進、區域經濟合作工作的需要,參照濰坊工作機制,調整工作職能,配強工作力量,建立符合經濟發展規律和國際國內慣例的工作機制,為投資者提供完整、及時、準確、到位的公共服務和專業服務,促進由單向招商到雙向共贏,促進政企之間、區域之間和企業之間的有效合作。
十、優化營商環境
建立“一條龍”全過程推進服務機制。進一步完善我市招商引資重點項目協調推進工作機制,健全洽談、簽約、落地、建設、運營一體化項目促進機制,促進各環節明確規范、提高實效,形成各級協調推進機制常態化制度建設,切實推進形成重大招商引資項目落地易、實施快的良好局面。發揮我市招商項目評審推進工作領導小組作用,重點招商項目實行“五個一”推進機制,即一個重點項目、一名市領導包靠、一個牽頭單位、一個推進小組、一包到底。強化責任擔當,把提供高效服務、積極參與招商、引進和推動項目建設作為“作風建設年”活動的重要內容,引導各級干部出實招、招大商、求實效,結合“放管服”改革,完善“從簡從快從優”項目審批機制,特別是對于落地階段的招商項目,分管市長要加強總體調度,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靠上,及時調度,跟蹤協調,直至項目開工建設。突出抓好營商環境建設,對重大項目開辟綠色通道,提升服務招商的能力和效率,傾力打造務實高效的政務環境、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重商親商的人文環境、宜居宜業的生態環境。
十一、加強考核激勵
優化考核機制。建立覆蓋招商全過程,以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為主要依據的招商綜合考評體系,鼓勵招大引強,各鎮街園區、市直部門單位完成指導性任務目標的,每超額完成濰坊市認定(下同)到位資金5000萬元加1分;在認定的所有項目(不含普通住宅類房地產)中,每有一個當年到位資金過3億元的再加3分,每有一個過5億元的再加6分,上不封頂。繼續強力落實招商考核責任制。聯合督查局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嚴格落實掛牌督辦、限時辦結、督查催辦等制度,排出時間表、設定路線圖、簽訂責任狀、交出成績單,激發各單位招商工作積極性。加強績效激勵。把招商工作作為鍛煉干部、考驗干部主戰場之一,把招商任務完成情況作為鎮街園區、部門年度考核和黨政主要負責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對德才兼備、業績突出的招商干部優先破格提拔使用。對年度招商引資成績突出的單位、成功引進重大項目的招商引資中介機構、對招商工作貢獻突出的集體和個人,按有關文件給予表彰和獎勵。
來源:諸城市政府網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圖譜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