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重點政策解讀

解讀:《安徽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政策》

國開聯 2020.08.07

《安徽省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

解 讀

 

2020年4月

 

一、政策背景

人工智能作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正在深刻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社會生產力進步。黨中央、國務院對人工智能發展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先進制造業,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人工智能已成為各地推動高質量發展,構建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抓手。

近年來,我省人工智能產業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的蓬勃發展態勢,研發攻關、產品應用、產業培育“三位一體”系統推進,特色明顯的產業生態初步建立。根據第三方機構測算,2019年全省人工智能核心產業產值在全國占比超過10%,“中國聲谷”成為全國首個以智能語音及人工智能產業為主導的產業集群。合肥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入選首批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合肥市獲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給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2018年以來,我省出臺了《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等政策文件,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為進一步搶抓人工智能發展重大戰略機遇,加速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我省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支持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若干政策》。

二、總體考慮

(一)搶抓發展機遇。依托國家人工智能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搶抓發展機遇,推動全省人工智能產業加快發展。

(二)堅持問題導向。緊扣當前我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存在的研發攻關瓶頸、創新資源分散、集聚發展不足、企業實力偏弱等問題,研究提出針對性政策措施。

(三)加強改革創新。擺脫固有模式和傳統路徑依賴,推出產融結合、試點示范等一批集成創新,力爭在人工智能及其應用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三、主要內容《若干政策》主要包括十項政策

(一)提升創新能力。一是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提供支撐。二是實施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工程。對技術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項目給予最高500萬元的獎勵。

(二)建設支撐平臺。一是鼓勵企業、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開源和共性技術平臺。二是建立合格平臺服務商目錄和評價制度,以3年為一周期,給予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分檔獎勵。

(三)支持項目建設。一是制定人工智能關鍵技術與重點產品導向研制目錄。對智能傳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裝備等項目給予最高2000萬元的補助,對特別重大的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二是鼓勵各市制定專項政策引進導向目錄內的相關項目落戶。

(四)推進應用示范。一是實施“人工智能+”應用示范工程。支持企業研發產品和人工智能場景應用方案推廣,每年擇優評選10個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示范予以授牌并給予項目最高1000萬元的補助。二是加強協同創新,培育市場化、網絡化的“皖企登云”創新服務生態體系。

(五)推進數據開放。一是制定政府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清單,推進政務數據資源有序開放。二是鼓勵企事業單位聯合建設面向教育、醫療、交通、環境、金融等重點領域和中小企業的行業數據開放共享示范中心。三是根據數據貢獻者數量、共享數據的規模及質量,擇優評選總數不超過20個、每年5個左右的行業數據開放共享示范中心并授牌。

(六)加快產業集聚。一是制定實施國家人工智能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方案,打造以智能基礎軟硬件、智能家居產品、智能汽車、智能制造裝備為特色的產業集群。二是依托國家雙創示范基地,鼓勵開展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和解決方案大賽。三是將人工智能發展及應用納入省重大新興產業基地、省級以上開發區綜合考核評價體系。四是建立省級人工智能計算資源共享名錄。

(七)建設國家級試驗區。落實合肥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工作實施方案,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

(八)加大基金支持。一是加強省級股權投資基金與人工智能企業對接,通過領投、跟投等多種方式,支持人工智能企業成長壯大。二是將人工智能產業作為省“三重一創”產業發展母基金直接投資的重點領域。鼓勵各市引進、設立相關專項基金,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九)加強行業服務。一是組建省人工智能發展專家委員會,提供人工智能發展戰略、基礎研究、技術開發和產業發展等決策咨詢。二是支持人工智能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組建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技術)聯盟、行業協會,加強合作交流。     

(十)強化人才支撐。一是落實科學中心人才10條”,將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納入新時代“江淮英才計劃”等各類人才計劃。二是鼓勵校企合作,支持高等學校加強人工智能相關學科專業建設。三是引導職業學校培養產業發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四是鼓勵企業、行業服務機構等培養高水平的人工智能人才隊伍。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