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重點政策解讀

濟寧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政策全文及解讀

國開聯 2020.08.05

《濟寧高新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全文及解讀

2019年10月

政策解讀

濟寧高新區作為山東省唯一的信息技術產業示范基地和首批三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緊抓歷史重大機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編制自20184月底啟動,由高新區信息產業園同信通院項目組通力合作,歷時7個月完成方案的編制并定稿?,F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背景和過程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我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建設“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的核心目標,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努力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1125日,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首席管理咨詢專家王育民率7人專家評審組審核,濟寧高新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19-2023)(以下簡稱《規劃》)通過評審。

二、主要內容

《實施方案》包括 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提升工程、龍頭企業招引攻堅工程、工業制造智能化升級工程、中小企業上云工程、 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工程、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工程7部分。

第一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統籌規劃光纖寬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物聯網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三網”融合,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動5G網絡布局和商用發展,加快推動應用普及與產業發展,推動下一代互聯網改造升級和大規模商用。

第二部分是龍頭企業招引攻堅工程。在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重點發展領域,整合全市招商資源,借助市政府駐外辦事處、舉行大型展會等形式,主動跟進項目、聯絡企業,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駐點招商,引入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知名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機構。

第三部分是工業制造智能化升級工程。深入開展“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加快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大范圍、更深程度融合滲透和創新應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提升制造裝備的數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推進生產全過程智能化。以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和系統解決方案等為重點,開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培育一批面向重點工業行業智能制造的系統解決方案領軍企業。

第四部分是中小企業上云工程。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云計算服務商,形成“企業上云”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加大宣傳動員,推動企業主動利用云服務降低信息系統構建成本。著力構建云環境、云開發、云應用產業和服務體系。政府采取“云服務券”的形式,對企業購買云服務商的服務給予一定補貼,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快上云步伐。

第五部分是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鼓勵企業依托行業協會加強人才協作,推動信息產業與傳統制造業人才交流。加強人才需求調查和預測,建立信息產業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完善適應信息產業發展要求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政策,創新引進渠道,積極引進物聯網、智能硬件、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高端人才。

第六部分是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工程。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快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領域的創新創業者,積極培育面向未來的產業新業態,打造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協作發展的具有國內競爭力的信息產業體系。

第七部分是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工程。建設公共基礎信息共享資源庫,制定服務于濟寧市數據流通體系建設的業務標準、數據標準、應用標準,設計建立適應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的數據模型和數據分類。開展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加速落地各類IaaS云平臺,全面降低信息通信行業整體進入門檻與運營成本。

三、主要創新點

一是營造多方參與環境。加強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調動全社會力量發展信息產業。在政策、標準制定和規劃編制中廣泛吸取各方意見,提高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鼓勵全區加強信息技術產業監測分析,加大對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組建產學研用聯盟,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行業自律。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力量,形成誠信、透明、開放、公正的產業發展環境。

二是完善財稅扶持政策。創新財政投入方式,設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資金,發揮各類財政扶持資金的政策引導作用,建立股權直接投資扶持為主,獎勵、貸款貼息、補助等為補充的財政扶持體系。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作用,研究探索新的財政資金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益。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三是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性資源的杠桿作用,采取基金合作、風險補償、貸款保險等方式,推動財銀聯動、銀企合作,鼓勵利用私募債、企業債券等金融工具,集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為信息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建立信息產業與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機制,暢通信息產業企業增信融資渠道。

四是全面推進規劃落地實施。主管部門加強對企業落實本規劃中重大工程的督導,負責組織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目標和任務,優化政策保障措施。

政策全文

濟寧高新區作為山東省唯一的信息技術產業示范基地和首批三個大數據產業集聚區之一,緊抓歷史重大機遇,大力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緊緊抓住我省建設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建設重大歷史機遇,圍繞建設“山東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大數據產業集聚區”的核心目標,加快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推動產業快成長、上規模,努力將高新區建設成為具有區域影響力和競爭力的信息技術產業發展高地。

二、工作目標

1. 產業規模發展目標。到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實現300億元,軟件和信息服務業實現100億元,融合性新興產業實現100億元;超過50%的規模以上制造類企業實現數字化融合轉型;區域信息產業創新創業集群開始顯現,產業數字化規模顯著提升。

2. 產業載體建設目標。圍繞核心產業建成企業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投融資服務平臺、信息安全服務平臺等產業創新賦能體系。面向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小微創業企業與創業團隊,建成一個創業孵化服務組團。

3. 骨干企業培育目標。到2023年,力爭培育和引進規模以上企業300家、產業集群加速擴大,產業鏈逐步完善。龍頭骨干企業引領帶動效應顯現,總收入上億元的信息產業企業超過50家,其中超過10億元的企業10家,超100億元的企業1家。

4. 科技創新發展目標。到2023年,培育聚集信息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和各類創新型企業300家,聚集各類高層次創業人才1萬人,孵化企業達到1000家。建成一批國內領先的研發基地,突破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大創新成果、專利和標準,本地產學研用一體化的產業創新閉環開始形成。

5. 高端人才集聚目標。到2023年,聚集IT人才超過5萬人,培育或引進50名信息產業領軍人才、100個創新團隊、300名企業高管和5000名核心業務骨干,實訓人才本地留存率顯著提升,形成高、中、低端人才結構合理、配置優化的從業人員隊伍。

三、主要任務

1. 新一代信息技術基礎設施提升工程。統籌規劃光纖寬帶、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物聯網發展,積極推進互聯網、電信網、廣電網“三網”融合,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推動5G網絡布局和商用發展,加快推動應用普及與產業發展,推動下一代互聯網改造升級和大規模商用。

2. 龍頭企業招引攻堅工程。在電子信息制造、軟件和信息服務、大數據和云計算等重點發展領域,整合全市招商資源,借助市政府駐外辦事處、舉行大型展會等形式,主動跟進項目、聯絡企業,瞄準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開展精準招商、駐點招商,引入一批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知名研發機構和創新服務機構。

3. 工業制造智能化升級工程。深入開展“數控一代”示范工程,加快大數據、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更大范圍、更深程度融合滲透和創新應用,推動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發展。提升制造裝備的數控化率和智能化水平,推進生產全過程智能化。以工業云、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和系統解決方案等為重點,開展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培育一批面向重點工業行業智能制造的系統解決方案領軍企業。

4. 中小企業上云工程。培育和引進一批具有較強服務能力的云計算服務商,形成“企業上云”的技術支撐和服務保障。加大宣傳動員,推動企業主動利用云服務降低信息系統構建成本。著力構建云環境、云開發、云應用產業和服務體系。政府采取“云服務券”的形式,對企業購買云服務商的服務給予一定補貼,引導和支持企業加快上云步伐。

5. 高端人才“招引育留”工程。鼓勵企業依托行業協會加強人才協作,推動信息產業與傳統制造業人才交流。加強人才需求調查和預測,建立信息產業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完善適應信息產業發展要求的人才引進和激勵政策,創新引進渠道,積極引進物聯網、智能硬件、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高端人才。

6. 新一代信息技術培育工程。優化創新創業環境,加快引入和培育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等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領域的創新創業者,積極培育面向未來的產業新業態,打造以龍頭企業為引領、大中小企業協作發展的具有國內競爭力的信息產業體系。

7. 公共服務平臺打造工程。建設公共基礎信息共享資源庫,制定服務于濟寧市數據流通體系建設的業務標準、數據標準、應用標準,設計建立適應云計算大數據應用的數據模型和數據分類。開展企業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托現有產業基礎,進一步加速落地各類IaaS云平臺,全面降低信息通信行業整體進入門檻與運營成本。

四、保障措施

1. 營造多方參與環境。加強政府引導,以企業為主體,調動全社會力量發展信息產業。在政策、標準制定和規劃編制中廣泛吸取各方意見,提高透明度和社會參與度。鼓勵全區加強信息技術產業監測分析,加大對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鼓勵組建產學研用聯盟,鼓勵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推動行業自律。充分發揮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力量,形成誠信、透明、開放、公正的產業發展環境。

2. 完善財稅扶持政策。創新財政投入方式,設立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資金,發揮各類財政扶持資金的政策引導作用,建立股權直接投資扶持為主,獎勵、貸款貼息、補助等為補充的財政扶持體系。積極發揮政策性金融、開發性金融和商業金融作用,研究探索新的財政資金投資方式,提高投資效益。落實國家稅收優惠政策。

3. 強化金融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性資源的杠桿作用,采取基金合作、風險補償、貸款保險等方式,推動財銀聯動、銀企合作,鼓勵利用私募債、企業債券等金融工具,集聚金融資本、社會資本等為信息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金融環境。建立信息產業與融資性擔保機構合作機制,暢通信息產業企業增信融資渠道。

4. 全面推進規劃落地實施。主管部門加強對企業落實本規劃中重大工程的督導,負責組織對本規劃實施情況進行中期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調整目標和任務,優化政策保障措施。

來源:濟寧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