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新型工業化

韓國“文化立國”戰略

2014.03.03

在首爾,除了那些鱗次櫛比的摩天大樓外,給人印象最深的莫過于夾雜于現代化之中的歷史古跡和文化傳承。實際上,不論是韓劇、韓星等流行文化的擴散,亦或是“申遺”、環保等文化建設工作的推進,“韓流”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的秘訣之一,便是用現代和時尚的元素加以包裝,達到傳統和現代的巧妙融合。

 

產業生態嚴格和專業是影視“立足之本”

527日,素有“韓國金球獎”之稱的“百想藝術大賞”落下了帷幕,最大的贏家莫過于熱門電視劇《來自星星的你》的兩位主演全智賢和金秀賢了。無論是在樂天百貨,還是街頭小店,到處都能看到“教授”金秀賢的身影。

 

當下“韓星”們真實的生存狀態可以概括為兩點:成名前嚴苛的造星訓練與成名后巨大的市場空間。有數據顯示,從2010年起,韓國娛樂公司在4年多的時間內共推出了102個偶像組合。在市場空間過度飽和的情況下,“紅不過3年”成為了韓國娛樂圈的詛咒,很多偶像團體都遭遇了出道后發行一張專輯就解散的命運,而像東方神起、Wonder 

GirlsBigbang這樣的“長壽天團”屈指可數。

 

韓星的發展空間很大程度上掌握在電視臺手里,而韓國電視媒體資源長期被三大傳播財團KBSSBSMBC所壟斷。KBS是其中規模最大、資歷最久、最具代表性的公立廣播電視臺。其中,KBS1以新聞和實況報道為主,并且在業界占據優勢地位,同樣也承擔著國立電視臺的一些社會公益職能;而KBS2是主要針對年輕觀眾的綜藝娛樂臺,曾經拍攝過《豪杰春香》、《百萬朵玫瑰》、《藍色生死戀》等多部知名韓劇。

 

與國內不同的是,韓國大部分職業導演都隸屬電視臺,他們和電視臺普通員工一樣拿基本月薪,只有作品突出時,才會得到額外獎金。拍攝期間,即使是全智賢這樣的大牌明星也要全天候場,以確保臨時調整劇情時可以“隨叫隨到”,在幾個劇組之間來回“串戲”是被嚴格禁止的。此外,負面新聞對明星的影響很大,每家電視臺都有一張藝人“黑名單”,KBS就曾經“封殺”過承認吸毒的演員朱智勛和因躲避服兵役而被判妨礙公務罪的歌手MC夢。

 

在保證質量的同時,為了控制成本,劇組并不會在演員片酬上盲目下“血本”即便是因為《大長今》而爆紅的李英愛,片酬也不過人民幣5萬元一集。根據韓國相關規定,電視劇播出時60%的廣告收入要回歸到電視劇制作中去,如果達不到這個比例,中間的差額國家要征收60%的稅。另外,熱門韓劇男女主角中間必須有一方是新人。

 

作為韓國電視媒體的“領頭軍”KBS電視臺不論播出任何類型的電視節目,都必須經過十分嚴格的審查監督,包括廣告的性質和內容。為了更好地起到示范作用,KBS1和第一廣播頻道自1994年開始就已經完全不播出廣告了,公益、教育、讀書類節目會放在非黃金時段播出,不需要考慮收視率。

 

出口政策文化輸出背后的“國家推動力”

近年來,《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等多個韓國綜藝節目被陸續引入中國,成為熱議話題。今年的4月份,東方衛視與韓國最大的娛樂媒體公司CJ Entertainment(希杰娛樂)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共同研制旅行真人秀節目《花樣爺爺》、《花樣姐姐》。奇藝網、搜狐網更是與CJ合作,引進了上千集(部)的韓國電視劇、電影。之前聲勢浩大的中文版音樂劇《媽媽咪呀》和《貓》,CJ同樣有份參與聯合制作。2013年,CJ參與投資的合拍電影《分手合約》也創造了小成本電影的票房佳績。

 

近年來,包括韓國電影在內的韓國文化產業,海外收入屢創歷史新高。自從上世紀90年代韓劇大獲成功后,韓國在1999年進一步確立了“文化立國”的國家戰略,并由政府成立了專門的文化產業振興機構,韓國電影出口額在隨后的6年時間里增長了近50倍。其中,韓國政府交給電影振興委員會分配的“電影輔助金”起到了積極作用。韓國電影學院學生或者獨立電影導演拍攝實驗短片、紀錄片和獨立藝術電影,每部可以申請到最高4億韓元(約合240萬元人民幣)或電影總體制作費30%的輔助金,無須歸還,也無需以獎項和內容上的附和作為回饋。一般商業電影則沒有機會申請輔助金,但可以申請無息或低息融資貸款。

 

另外,韓國政府為了保護本國電影,實行“屏幕配額制”,規定韓國電影院每年每個廳都必須至少上映146天的本土電影。政府還以大幅減稅等政策,鼓勵企業投資電影。有專家指出,目前韓國電影業的特點之一就是導演群體人數眾多,更新換代很快,加上融資渠道的多樣化,很多中小型電影制作公司遍地而起。

 

紙媒轉型傳統媒體的“內外兼修”之路

2012年起,一個“全國看報紙運動”正在韓國興起。發起“看報運動”的“言論振興財團”媒體研究項目負責人金偉根表示,“看報運動”的主要內容是讓平面媒體滲透教育領域,倡導教材選用新聞報道,同時由紙質媒體和電視臺合作開辦電視欄目,如報紙知識有獎問答、電視讀報等。從實際效果來看,“看報運動”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依然不夠理想。

 

據悉,目前韓國全國共有新聞機構230多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其中,報社120多家。據韓國記者協會主席樸鐘律介紹,為了應對新形勢下的新聞競爭,《朝鮮日報》專門開辟了“高級新聞”,通過手機等終端渠道發布并收取費用;同時采編部門分成“快報”和“慢報”兩大部門,前者主要負責一般新聞資訊,交給移動媒體“外包”,而“慢報”則集合報社時政、經濟、社會等紙媒最核心優秀的記者團隊打造。《中央日報》則著力打造“星期天報”,重點經營深度報道。

 

如果僅僅是把報紙上的內容簡單上傳,這樣的電子報、手機報是遠遠不夠的,如何讓傳統媒體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新聞資源優勢和人才優勢,用新技術改造傳統的媒體業,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如今,韓國的各大報業媒體不僅強化了自身網絡建設,也紛紛打算自辦電視臺來贏得市場。而紙媒的轉型升級,還將得到“言論振興財團”等機構的專業技術支持。

 

前兩年,韓國網絡上曾流行過一段“企鵝女”視頻:一個女子冬天行走在冰道上,搖搖晃晃的背影令人捧腹。后來當事人向媒體仲裁委員會提出侵權仲裁申請。委員會最終認為,視頻中當事人的背影可以辨認,視頻對公民名譽造成損害。另外,如果有明星像千頌伊那樣被媒體圍堵在家,也可以提出申請。

 

數說韓國

200個表演系:韓國雖然只有5000萬人口,但有超過200所綜合性大學設有表演系,每年電影、戲劇專業的畢業生多達上千人。

 

18.5%據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統計,2013年韓國文化創意產業產值達到855億美元。從2008年到2012年連續5年實現了18.5%的出口年均增長率。

 

60%2013年韓國電影累計觀影人數超過2億,其中國產電影市場占有率接近60%.去年觀影人數超過500萬人次的10部電影中,8部均為韓國產影片。

 

10分鐘:即便是韓國發行量最大、市場占有率達到70%以上的《朝鮮日報》,近兩年來其發行量也以20%的速度在下降。據統計,如今每10戶韓國家庭中只有3戶訂報,人均每天報紙閱讀時間僅為十幾分鐘,而看電視的時間則高達120分鐘。

 

2433件:在支持媒體監督社會和保護公民權利之間,韓國媒體仲裁委員會力爭求得平衡,2013年總共受理了2433件調解案件,最終解決率達77.6%.

 

創意文化街區究竟該如何開發?

如今,在城市街區規劃與建設過程中,文化因素越來越受到重視。城市的地域特色與傳統文化的精髓,如何在“城市再造”的進程中得以合理地保存與開發?

 

三清洞是首爾鐘樓區的一個狹小地帶,它位于朝鮮時代王室居住的景福宮和離宮昌德宮之間,因為有山清、水秀、人靈的美稱,因此稱其為“三清洞”.三清洞因北村韓屋村而聞名,曾是朝鮮時代上流層們居住過的地方,至今古典氣息尚存的韓屋建筑仍隨處可見。喧囂復雜的都市中,端莊典雅、古韻精深的韓屋是三清洞的魅力核心,也吸引著藝術家、攝影師及文人們的到來。

 

2006年起,根據城市發展需要,這里逐漸發展成一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與眾不同的是,三清洞因為秉承“以小為美”的原則,拒絕大規模商業開發,從而避免了“大魚吃小魚”的不平等競爭,使得許多在純商業環境中容易被埋沒的創意產業得以存活和發展。這里擁有40多個充滿特色的主題博物館,還可以看到許多特色畫廊、咖啡屋、餐廳和精品店。它們在保留韓屋外觀特色的同時,內部經過現代化裝潢,融合古樸與華美于一體。每個周末,三清洞都會吸引超過2萬名游客。

 

如今,在互聯網上可以搜索到的、受到網友推薦的三清洞小飯店就有上千家之多。這里的餐廳強調個性的就餐環境和私房菜的獨一無二,販賣衣飾的小店也都堅持銷售只此一家的創意設計產品,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三清洞成功的重要原因就是它滿足了現代消費者注重個性的消費需求,而它的成功也形成了“三清洞效應”,成為很多街區爭相效仿的對象。

 

另外一個有趣的地方莫過于堪稱“東方小百老匯”的劇場集群地--大學路。在這個長1.55公里、寬25-40米的狹長區域內,囊括了包括韓國演出藝術中心、首爾話劇中心等153家劇場。更令人驚訝的是,作為韓國最著名的“戲劇文化地標”政府并沒有直接參與投資,所有劇場均為私人所有。

 

就街道風貌而言,這里看上去就跟普通的餐飲酒吧街無異,其實小劇場基本都在地下。這里是首爾大學的原址所在,大學遷址后因為大量空地閑置,租金銳減,吸引了許多熱愛藝術的人才。政府通過設立相關社會藝術扶植機構,對各個劇團予以相應支持。不僅如此,政府還在地產政策上提供了可觀的政策傾斜與稅收優惠。藝術空間開發商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增值稅、營業稅和各項附加稅,都能得到相應比例的減免,因而吸引了不少企業在此從事藝術場所的修建工作。

 

另一方面,影視制作單位也經常來大學路挑選演員。可以說,大學路就像一個表演產業的孵化器,不僅培養明星,也孕育優秀的作品。很多韓國知名演員都是從大學路的露天演出開始,踏上演藝之路的。而在中國,學戲劇表演的畢業生通常去不了劇團就只能改行。在這方面,韓國的經驗或許值得中國業內人士借鑒與反思。

 

來源:國開聯產業規劃院  編輯:Jessi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