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地區營商環境

新零售時代,物流企業該如何突圍?

涂達勝 2018.01.23

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純粹的電商或是純零售的形式都將被打破。純電商時代很快將會結束,未來將是新零售的時代。而物流,作為與電商緊密結合的利益共同體,也面臨著加速發展的轉型之路以趕上“新零售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潮流而免遭被淘汰的風險。

 

純電商時代即將終結,邁入新零售時代

201610月,馬云爸爸在杭州云棲大會上的話依舊深入人心:“從明年開始,阿里巴巴將不再提“電子商務”這個詞,純電商時代很快將會結束,未來十年二十年只有新零售一說,線上線下和物流必須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span>

 

2017年,儼然已成為中國新零售發展元年。在此之前,零售行業已經經過了三次革命,分別出現了百貨公司、連鎖商店和超級大賣場。而這一次,電子商務拉開了第四次零售革命的序幕,即新零售。

 

線上線下逐步融合,巨頭搶灘新零售市場

回顧過去的2017年,不難發現各位巨頭爸爸們正加緊布局以搶灘新零售市場。6月,“盒馬鮮生”在北京開店,且門店數量迅速擴張;12月,京東旗下的生鮮超市7Fresh第一家門店于京東總部附近的大族廣場正式開業……此外,走過原始積累期的眾多快遞企業也紛紛布局上市,以求突破。

 

“新零售”這一概念提出之前,電商與傳統線下商業幾乎處于獨立甚至沖突的狀態。而過去的2017年中,線上線下正逐步融合,正如馬云爸爸的預言:“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純粹的電商或是純零售的形式都將被打破?!比缃瘢@一預言正慢慢走向現實。

 

傳統物流企業而言,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而物流,作為與電商緊密結合的利益共同體,在電商與線下店鋪逐步發展漸漸融合的同時,也面臨著加速發展的轉型之路以趕上“新零售時代”的發展步伐,適應潮流而免遭被淘汰的風險。反觀傳統物流經營模式,供應鏈鏈條過長,涵蓋貨主、物流公司、承運商、專線物流、終端客戶等多個環節,而且多是以“點到點”的運輸為主,顯然在運輸效率、時間成本上越來越無法滿足多元化的消費需求,也令物流費用居高不下。因此,對傳統物流企業而言,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新零售時代的競爭,歸根結底就在于物流供應鏈系統的競爭。傳統零售做的是商流的搭建,而新零售則做的是信息流、物流的再造。隨著信息化、智慧化技術的成熟應用,新型的物流與供應鏈發展對零售的高效運營與成本節約起到了統領全局的作用。回看巨頭們的新物流布局之路,我們看到沃爾瑪經歷了配送體系的革命,通過配送中心將門店物流集中管理,以實現物流成本的節約;亞馬遜自建物流中心,統籌配送;阿里增持菜鳥股份,并入股多家倉配、快遞、跨境物流企業;京東采用自建物流的模式,全面把控物流環節。可見,在新零售的風口之下,新物流的發展至關重要。

 

專業倉配一體化物流體系成為增長亮點

品牌商,在新零售下,將面臨電商、微商、店商、分銷商、貿易商等多種銷售通路,在品類、速度、交期、時效等方面的個性化要求,傳統的銷售鏈條被完全打破。從生產基地到經銷商,再到電商倉,零售商倉,以及到零售的門店將面臨不同的物流需求。傳統的3PL+專線+同城模式僅適合于線下,新興的電商物流模式僅能滿足電商平臺的要求,并還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由于缺乏3PL解決方案及服務能力,缺乏物流網絡能力,也面臨不少挑戰。

 

這種情況之下,一種專注將倉配一體化模式應用與品牌商/經銷商到B端零售通路的專業物流體系就成為增長亮點,這類型的物流商以分布式的倉儲資源(整合倉、代管理倉以及加盟倉等)以及干線整合能力以及區域物流能力,提供專業化的統倉統配一體化物流服務,可在提高品牌商響應速度的同時,降低品牌商全渠道布局成本,未來將成為新零售下物流商轉型的亮點之一。作為物流信息化領跑者的唯智信息則率先推出了新零售時代下的統倉統配解決方案。

 

唯智信息新零售“統倉統配”方案架構

首先,使用電商平臺,方便各級經銷商的客戶下單,提高經銷商訂單獲取的便利性和及時性。第三方物流則可使用WMS(倉儲管理系統)、TMS(運輸管理系統)、ROS(路徑優化系統)以及56linked(物流鏈云平臺),進行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配服務。此外金融公司可通過E-HUB(互聯互通技術)平臺,對經銷商甚至終端門店的存貨數量和價值、存貨周轉率等進行抽取和模型分析后,進行質押監控以及放款評估。而品牌商可使用OMS(物流訂單管理系統)控制塔,進行全渠道庫存的監控和同步,補貨優化,以及供應鏈可視化展現等。

 

新零售改變的不僅僅是零售,更是圍繞著零售的物流及供應鏈的轉型升級。2017年的零售行業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在已然到來的2018或是未來的時間里,新零售必將帶動新物流繼續協同發展,以至實現真正的物流智慧化。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