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地區營商環境

通航產業發展正當時,技術難題仍待解

郭裕安 2017.04.23

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已經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未來發展空間較大,至2020年將形成超萬億元的新興市場。但目前我國通航產業規模較小,諸多發展難題有待破解。

 

未來市場將超萬億元

我國通航產業經歷了二次浪潮。第一次浪潮以制造業為核心,表現為通用飛機制造熱和各地通用航空產業園區的爆發式增長。在這一波浪潮中,大型國企如中航通飛、重慶直投等成為行業的“領頭羊”。一些地產、能源等領域的民企則以研制輕小型、個性化產品為切入點,開始涉足通航產業。

 

第二次浪潮表現為消費類通用航空的興起,私人飛機、飛行員培訓、飛行咨詢、航空小鎮、低空旅游等成為熱捧的焦點。這一階段,新注冊的通用航空器和通航企業年增速近25%。然而,從概念到落地實施并沒有經過一定時間“消化”的航空小鎮,真正開工的寥寥無幾。由于限飛行、客源少、投入大、盈利難等問題困擾,低空旅游也成為曇花一現。

 

盡管如此,我國通用航空產業還是出現了較為優秀的營運者。國網通航公司已建成5個作業基地、2個保障中心,成為國內通用航空領域最大的直升機電力作業公司;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是目前國內作業項目最多、作業范圍最廣、運營資質最全的通用航空公司,年平均飛行作業12000余小時;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重點培育和打造“無人機+農業信息化、微型電動車、智能電源”三大新業務,構建精準農業運營服務平臺。

 

通用航空產業的空間非常大,至2020年,中國通航產業將成為撬動高達萬億元人民幣的新興市場。國開聯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行業投資策略與未來趨勢報告》預測,到2020年,中國通航飛機將新增1萬架,民機銷售額每增長1%,對國民經濟的增長拉動為0.714%。一個航空項目發展10年后給當地帶來的效益產出比為180,技術轉移比為 116,就業帶動比為112,航空高科技企業及其核心技術衍射到相關產業可以達到115的帶動效應。

 

亟待加快技術創新

然而,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發展總體規模較小,運營規模僅為巴西的1/3,機隊規模為南非的1/6、墨西哥的1/3。低空空域依然是制約通用航空發展的重要瓶頸,飛行服務站建設緩慢,航空情報、氣象服務、告警服務等功能缺失。航空汽油儲運配送體系仍未建立,FBOMRO等保障能力發展滯后,高層次管理人員、通用航空駕駛員、維修人員等仍然緊缺,通用航空基礎保障能力亟待提升。

 

“十二五”時期,我國通用航空運營總體處于盈虧平衡,在持續性的行業補貼條件下,仍然有60%左右的企業處于虧損,少量盈利性較好的企業主要來自門檻較高,比如具有壟斷效應、較大市場占有率、較好盈利模式的小眾行業。而大部分企業小而全、規模效應缺失,沒有形成高效集約的發展模式,外來擾動影響明顯,整體抗風險能力弱、自我發展能力較差,行業發展內生動力不強。

 

近幾年,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在生產技術、科技創新等方面加快了發展。機體部分的機翼、機身、尾翼以及機體和發動機的一些機加工零部件,國內可以達到制造水平,但大部分原材料和高端數控加工設備需要進口。在機電系統和航電系統方面,我國有自己的產品,但較難達到民用設備的市場取證要求。要打入民用設備市場,主要途徑是和國外企業合資,目前我國借助C919重大專項的契機,成立了昂際航電、漢盛等一系列平股合資公司。中航動力集成了我國航空動力裝置主機業務的幾乎全部型譜,將成為中航工業集團航空發動機整機業務的龍頭,在未來大飛機發動機國產化替代過程中擔綱主力。

 

國開聯認為:要想縮短與國外通用航空產業在技術、管理等方面的差距需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要加快企業創新發展,提高自主研制創新能力;要加強通用航空產品質量和品牌建設,使重點型號和產品的性能穩定性、質量可靠性、環境適應性、使用壽命等指標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水平;要提高產業集聚水平,促進通用航空業集聚發展;要積極開展國際合作,提高國際競爭力;要加強行業協作,參與通用航空研制生產技術和產品標準、適航認證標準制定,積極組建通用航空產業協會或產業聯盟,打造信息交流和發布平臺,推動通用航空制造業持續健康發展。

 

更多相關資料,請詳見:國開聯發布的《中國通用航空行業投資策略與未來趨勢報告》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