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地區營商環境

外資“蠶食”本土生物醫用材料產業

2016.03.02

不久前,中科院金屬研究所首次在國際上提出金屬材料生物功能化的特殊作用,成功開發出含銅抗菌醫用金屬新材料;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型羥基磷灰石—石墨烯納米復合生物材料,解決了陶瓷材料的增韌問題,快速促進骨組織固定。而就在一周前結束的ATA第二屆全球生物醫用材料論壇上,學術、企業、投資等與會各界人士也均對國內生物醫用材料的產業前景十分看好。

然而現實卻潑了盆冷水——多位專家表示,雖然我國生物醫用材料基礎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受專業技術壁壘及企業資金投入的限制,進口產品仍占據我國高端市場的半壁江山。

朝陽產業:需求大幅上升

從無生命的材料轉變為有生命的人體組織,具有生物活性的醫用材料使創傷修復、組織再生甚至器官再生都不再成為難題。

用聚乳酸、鎂合金、納米羥基磷灰石基復合材料等加工制成的骨釘,不必通過二次手術取出即可被人體吸收;生物衍生材料制成的心臟瓣膜、血管修復體等,不僅能在體內降解代謝掉,還可刺激、誘導受損組織的再生……生物醫用材料臨床應用的成功,催生了一個極具生機的朝陽產業,《生物產業發展規劃》及《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也將其列為重要發展方向。

生物醫用材料是一個典型的低原材料消耗、低能耗、低環境污染、高技術附加值的新興產業,并且近10年來以超過20%的年增長率持續增長。數據顯示,2008~2010年,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的復合增長率高達30%,遠高于國際市場的22%2010年市場銷售額近100億美元。隨著國內人口老齡化以及中、青年創傷數量的增加,生物醫用材料的市場需求量還將會大幅上升。

國內市場:外資獨占鰲頭

這樣一塊誘人的蛋糕,卻被外資企業切去了大半。

全球生物醫用材料市場集中度較高,強生、美敦力、貝朗等跨國公司控制了主要市場。近幾年,跨國公司通過并購也強化了國內的市場地位,國內部分港股和海外上市的優秀公司以及未上市公司,已經被外企收購。

雖然上述現象從一定側面反映出外資對中國市場的看好與重視,但另一個尷尬現實卻是,我國生物醫用材料研究已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卻無法占領高端市場,只能在低端徘徊。

國內80%~90%的成果仍然待在實驗室里,企業基本生產中、低端產品,70%的高端產品依靠進口。由于我國大部分生物醫用材料生產企業規模小、經濟實力不強,相當一部分的技術裝備仍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水平,不僅產品質量不能保證,且難以形成規模化生產。不僅如此,與外資在生物醫用材料的資金投入力度相比,國內企業更是相形見絀。由于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研發周期長、產業鏈長以及牽扯的審批環節眾多,也為產業化設置了很大障礙。

通盤考慮:升級技術平臺

面對外資蠶食,本就薄弱的本土生物醫用材料及其制品產業又該如何突圍?

國內企業如果想憑借同一技術平臺的同質化產品與國外企業競爭,這一過程可能會比較艱難和漫長。因為國際巨頭已經確立了絕對的優勢地位,國內企業無論是資金實力還是品牌都存在劣勢。

因此,未來國內生物醫用材料企業的機會還在于對技術平臺的升級,通過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來取代進口產品,同時占領技術和行業發展的制高點,這條路是走得通的,也是長遠之計。

然而,對于技術附加值較高的生物醫用材料來說,并不像人們所期望的那樣,在短期內就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產業還是具有很強的風險性。生物醫用材料產業還應通盤考慮,集中精力和明確主次方向,揚長避短。他認為,臨床市場是生物醫用材料技術創新的源泉,只有緊緊抓住了市場,在若干領域率先取得突破,然后再考慮向各個更深層次發展,才能開發出適銷對路的系列產品。

來源:國開聯產業研究院             實習編輯:王楠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