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農業農村信息化

眾省爭搶首都產業轉移,到底能承接多少?

國開聯 2016.03.08

北京的定位已經明確,不再是經濟中心,所以,只要和這個城市定位不符的功能都要轉移出去。因此,越來越多的省市區組團到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謀求承接北京轉移出來的產業。天津河北近水樓臺呼聲最高,而周邊的山西、內蒙古、山東等省區也不甘落后,甚至遠在上海的浦東新區也應聲而至希望分一杯羹。

 

除天津、河北之外,山西、內蒙古、山東等周邊地區也紛紛加入申請行列,甚至上海浦東新區也派團專程抵京協調承接北京產業轉移事宜。就津冀兩地的優勢比較而言,天津倚濱海新區之便,尤其是以天津港為核心的大物流體系的構建,在承接北京產業外溢當中,可能更占優勢。而且此前北京一些大的工業研發中心已經陸續落戶天津濱海新區。而在2013年,京津簽署了囊括十大方面的合作協議,其中交通、物流、科技、環境、旅游五個方面格外搶眼。

 

目前,北京服務業占比已達80%,另外還有20%的第二產業。“如果燕山石化、現代汽車、奔馳汽車、IT企業,這些不能轉,這20%就又沒有了,細想想北京還有什么可以轉出的?不僅是沒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蛋糕”,實際上可能是沒蛋糕。因為,通州、大興本身都是‘睡城”,這類縣區鄉鎮沒產業可以轉,它的產業轉過去對別人也沒有用。

 

來源:國開聯投資促進中心  編輯:Jessi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