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開發區與產業園

共建園區運營創新:從“空間供給”到“生態賦能”的路徑突破

產業鏈咨詢 2025.10.10

園區經濟正迎來從單打獨斗抱團發展的歷史性轉變,一場以共建共享為特征的園區革命已悄然開啟。

 

在我國深入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背景下,共建園區作為產業協同與區域合作的重要載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截至2025年,深哈產業園累計注冊企業已突破633,注冊資本達233.69億元;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注冊企業更突破5000,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93家。這些園區正經歷從重資產開發重運營服務、從政策依賴生態構建的深刻轉變。

 

01 共建園區的興起與特征

 

共建園區是指兩個或更多主體通過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方式合作建設的產業園區。近年來,這種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快速發展,成為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當前共建園區呈現出三個鮮明特征:合作主體多元化,從單一的政府間合作拓展到政企合作、企業聯盟等多維度合作;產業協作深化,從最初的產業轉移承接升級到創新生態共建;區域協同強化,從國內區域合作延伸到跨國合作。

 

深哈產業園是區域協同的典型代表。截至20258月,該園區核心啟動區已累計完成投資48.8億元,注冊企業超600家,形成了數字經濟、高端裝備制造、生物經濟、新材料四大產業集聚態勢。

 

國開聯研究中心園區規劃專家指出:共建園區的核心競爭力已從“政策優惠”轉向“生態賦能”,運營方角色正從空間租賃方產業生態合作伙伴轉變。

 

02 三類共建園區的差異化創新路徑

 

深哈產業園:帶土移植的跨區域協同模式

 

深圳與哈爾濱對口合作建設的深哈產業園,創新實施了 帶土移植模式。園區不僅引進深圳的管理制度,還復制了其營商環境和服務標準,創造了兩天一層樓深哈速度

 

園區構建了科技創新啟動核+服務貿易集聚區+四個主題產業組團的空間布局。到2025年,園區26平方公里產值目標達到500億元。這一模式的成功在于實現了深圳市場化理念與哈爾濱資源稟賦的有機結合。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共建共管共享的京津實踐

 

作為京津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規劃面積10.3平方公里,已建成產業載體70萬平方米。園區采用共建共管共享機制,形成一家人、一盤棋、一條心、一起干的合作理念。

 

截至2025年初,科技園累計注冊企業超5000。園區圍繞智能科技、生命大健康、新能源與新材料、科技服務業構建“3+1”產業體系,吸引了大量創新企業入駐。

 

滬滇合作園區:東西部協作的雙向賦能

 

滬滇合作通過“16+16”結對機制,推動上海16個區與云南16個州(市)建立園區共建關系。這種合作形成了上海研發+云南制造”“上海市場+云南產品等多層次合作模式。

 

2024年,該機制引導云南新增落地企業445,實際到位投資207億元。滬滇臨港昆明科技城探索品牌輸出+管理輸出+人才輸出的輕資產運營模式,實現了優勢互補與雙向賦能。

 

03 運營機制創新:從物業管理到生態培育

 

成功的共建園區在運營機制上展現出兩大創新特征:清晰的權責劃分和生態化的服務體系。

 

主體權責關系明確是共建園區高效運轉的基礎。深哈產業園采用管委會+運營公司架構,由深哈兩市共同組建合資公司負責市場化運營,管委會承擔行政管理職能。這種政企分開模式保障了政策連續性與市場活力的平衡。

 

服務體系向全生命周期延伸成為園區核心競爭力。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設立新質生產力服務中心,提供政策、孵化、融資、知識產權等全領域服務。園區創新建立五大延伸服務機制,實現從基礎物業服務向創新生態服務的躍升。

 

利益共享機制設計是可持續合作的關鍵。云南保山市創建“1+5”“園中園體系,為每個縣區劃定發展空間,市縣按比例共同出資,項目產生的稅收、產值等經濟指標也按比例分享。這一機制有效調動了各方積極性,緩解了縣區產業基礎弱、招商能力不足等痛點。

 

04 產業導入策略:鏈式集聚與精準招商

 

共建園區在產業導入上普遍采用產業鏈靶向招商策略,實現從單一項目引進產業集群培育轉變。

 

深哈產業園聚焦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產業方向,依托華為鯤鵬等鏈主企業開展鏈式招商。園區通過設立產業投資基金和天使基金,構建全體系金融服務平臺,推動產業與資本深度融合。

 

濱海中關村科技園圍繞京津冀汽車產業鏈布局,吸引法雷奧等汽車零部件企業集聚。企業在此建立的生產基地可實現每小時發一車貨到北京大興整車廠的高效協同,體現了產業鏈緊密銜接的優勢。

 

滬滇合作則創新探索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20255月落地云南省首批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為科創企業開辟了輕資產、高價值的融資新渠道。

 

05 創新實踐的價值與行業影響

 

共建園區的創新實踐對于全國園區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和推廣價值。

 

共建園區探索的飛地經濟模式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新思路。云南彌渡產業園依托滬滇協作成立奉賢-大理商務中心,借力東部品牌引進創新企業,實現飛地經濟的實質性突破。

 

共建園區實踐的鏈式招商方法提升了產業集聚效率。硯山產業園聚焦綠色鋁產業鏈,通過鏈主企業+產業聯盟模式引進配套項目,創造高速落地的新速度,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

 

國開聯研究中心園區規劃專家表示:共建園區創新的運營機制為園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未來三年,園區需完成房東-股東-生態運營方三重身份躍遷,通過精準定位降低試錯成本、生態賦能提升企業存活率、數字驅動優化資源配置效率。

 

隨著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共建園區將不再是簡單的產業轉移載體,而成為區域間創新要素流動、價值共享的重要平臺。當園區運營者從空間提供商轉變為產業合伙人,一種更加可持續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正在形成。

 

附:國開聯研究中心《產業園區招商專題培訓系列課程方案》

 

國開聯培訓課程《資本招商及并購招商策略與實操》

國開聯培訓課程《產園園區招商引資及運營實務》

國開聯培訓課程《產業園區運營體系構建與產業生態招商策略與實務》

國開聯培訓課程《基于城投平臺核心職能的園區資產盤活與招商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產業園區規劃與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宏觀經濟形勢與產業鏈招商機遇展望》

國開聯培訓課程《基于宏觀經濟與招商政策的創新招商頂層設計思想》

國開聯培訓課程《數字化招商實踐路徑與AI應用破局實戰》

 

國開聯培訓課程《產業園區規劃、招商與運營實務》

國開聯培訓課程《國有產業園區資產盤活與二次招商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產業園項目投資落位流程解析與運營服務體系構建》

 

 

關于 國開聯 · 產業鏈咨詢服務

國開聯致力于打造全國性產業發展集成服務商,圍繞產業鏈內涵主線,在全國范圍內高質量實踐產業鏈咨詢服務10余年,擁有多地區、多領域的實戰經驗,服務內容包括:區域產業規劃、新型工業化規劃、園區發展規劃與定位策劃、招商引資專業服務、營商環境評價與提升優化服務,以及企業戰略規劃咨詢、項目可行性研究、商業計劃書編制等企業投資咨詢服務。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規劃、園區規劃、招商圖譜、營商環境、可持續發展(ESG & 碳中和)、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官網:www.szsmartpower.com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