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浪潮正重塑全球商業格局,供應鏈管理不再是簡單的成本控制游戲,而是企業價值創造的核心戰場。
ESG/CSR報告編制機構——國開聯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指出,在全球氣候變化與可持續發展浪潮的推動下,ESG理念已從邊緣走向核心,成為企業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供應鏈作為企業運營的關鍵環節,其綠色轉型關乎企業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能力。
企業供應鏈的平均排放量是其直接運營的5.5倍,范圍3排放往往占企業總碳排放的絕大部分。同時,供應鏈中也隱藏著諸多社會風險,現代奴隸制與過勞死等問題仍然突出。
01 時代背景:從倡議到硬約束,全球政策加速ESG合規化
全球供應鏈正經歷著從“成本優先”到“可持續優先”的深刻變革。過去十年中,ESG監管政策經歷了從自愿性倡議到強制性要求的轉變。
歐盟走在前列,其《企業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指令》規定違規企業最高面臨全球營業額5%的罰款,并要求對受害者賠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對電池的碳足跡設定上限,并強制要求提高再生金屬使用比例。
在中國,“雙碳”目標已上升為國家戰略。2021年商務部等八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促進供應鏈綠色化、全球化發展,構建現代供應鏈體系。
國際可持續發展準則理事會(ISSB)發布的準則正在全球范圍內加速統一ESG披露標準,超過50個國家已宣布采納或準備采納ISI標準。
02 行業痛點:數據揭示供應鏈可持續轉型的嚴峻挑戰
供應鏈擴張在推動經濟增長的同時也埋下隱患。環境風險同樣不容忽視,供應鏈排放占企業總排放量的主導地位。
政策與市場的雙重壓力日益加劇。近半數企業已要求供應商遵守可持續標準,投資者與客戶更關注ESG數據透明度。供應鏈中的不良ESG表現可能引發環境違規、勞工問題等風險,嚴重影響供應鏈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技術瓶頸也不容忽視。端到端碳排放數據采集難度大,73%的企業無法準確追蹤范圍三排放數據。不同行業的供應鏈結構差異巨大,難以采用統一的ESG評估標準。
03 頭部企業實踐:將ESG轉化為競爭力新引擎
面對這些挑戰,頭部企業通過技術創新與戰略重構開辟了新路徑。
環境維度:寧德時代2023年公布“零碳戰略”,計劃到2025年所有電池工廠成為零碳工廠,2035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其鎳鈷錳回收率達99.6%,鋰回收率達91.0%。
順豐與路易威登攜手啟動“供應鏈級碳加速”計劃,實現首個運單級碳計算,覆蓋全程物流,跟蹤整體氣候績效和低排放項目管理。
社會責任維度:阿里巴巴超14,000家供應商已簽訂《阿里巴巴供應商ESG行為準則規范》。菜鳥在耐克“舊鞋新生”項目中,幫助回收舊鞋用于建造環保球場,已覆蓋22所大學,影響超過75萬學生。
治理升級維度:美的在高管績效考核中納入可持續發展指標,至2023年底擁有28家國家級綠色工廠、3家零碳工廠,回收廢舊家電共計309.8萬臺。
SHEIN通過技術驅動綠色變革,將再生材料使用比例提高至50%以上,通過數碼冷轉印技術使牛仔生產節水率達70.5%,2024年累計節水近2萬噸。
04 構建路徑:可持續供應鏈的三大實施框架
ESG/CSR報告編制機構——國開聯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表示,基于頭部企業實踐,我們總結出三條可復制的行動藍圖:
路徑一:環境資源閉環管理。技術驅動降碳增效,如中國中車為下游提供低碳解決方案,與深圳地鐵聯合研發全碳化硅牽引逆變器,使列車綜合能耗降低10%以上。
包裝革新減廢,如順豐2023年累計減少原紙使用約4.3萬噸,減少塑料使用約16.2萬噸。循環經濟模式推廣,如動力電池梯次利用降低原材料進口30%,再生金屬成本較新開采下降25%。
路徑二:社會責任價值鏈延伸。供應鏈賦能,如阿里巴巴帶動企業和消費者減碳量經審計達2290.7萬噸。社區共創,如菜鳥驛站紙箱回收再利用量達2382萬個。
路徑三:治理體系實質性融合。戰略錨定,如招商局能源運輸探索低排放燃料,下單甲醇雙燃料動力滾裝船,為實現零碳船舶打下基礎。數據透明,如寧德時代自研“時代碳鏈”系統,可實時監控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可持續供應鏈管理參考框架以可持續理念為內核,將ESG驅動因子與供應鏈運營驅動因子進行有效融合,達到環境方面實現零碳與循環、社會方面建立信任與合作、治理方面更加合規并不斷盈利的目標。
05 策略建議:五步法系統構建可持續供應鏈
基于行業最佳實踐,我們提出以下實施框架:
一是評估風險與機遇。識別不同區域的ESG風險,計算基準排放量,確定減排優先級。采用全生命周期評估(LCA)方法系統化分析產品從原材料獲取到廢棄處理各階段環境影響。
二是設定目標與戰略。結合科學碳目標倡議(SBTi),制定分階段減排路徑;通過激勵(如資金支持)或約束(合同條款)驅動供應商行動。企業應制定具體、可量化的目標,如將供應鏈中的碳足跡減少20%,提高可再生資源使用比例至50%。
三是賦能供應商合作。提供技術培訓與資源支持,例如可再生能源采購指南;推動二級供應商參與循環經濟實踐。建立供應商可持續發展績效評分體系,將環境合規、勞工權益等指標納入考核。
四是實施動態監督。將ESG指標納入供應商績效評估;利用AI工具預測供應鏈中斷風險。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供應鏈溯源,確保碳排放等關鍵數據的真實可追溯。
五是構建治理體系。跨部門協作(采購、法務、財務等),確保戰略落地;與競爭對手合作制定行業標準,分攤轉型成本。將ESG因素深度納入估值模型,使可持續發展表現直接影響資本成本、市值管理和融資渠道。
端到端透明化管理是脫碳與合規的基石。企業需從數據采集、風險監控、信息披露三方面突破,利用數字孿生技術構建供應鏈虛擬副本,模擬自然災害、地緣政治沖突等突發事件的影響。
ESG/CSR報告編制機構——國開聯可持續發展業務負責人指出,政策合規壓力將持續加大,但頭部企業已證明,ESG不僅是責任擔當,更是價值創造的引擎,環保即效益的商業邏輯正在形成。
未來競爭的關鍵在于構建覆蓋采購、生產、消費的全價值鏈協作網絡,將可持續目標深度融入企業戰略與運營,通過技術創新、合作共贏和持續改進,推動供應鏈的可持續發展。
關于 國開聯 · 可持續發展咨詢服務
國開聯是基于垂直行業生態踐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倡導者,專注提供ESG & CSR報告編制設計與披露、ESG & CSR管理提升與戰略規劃、碳盤查&碳核查、碳達峰碳中和戰略規劃等研究、咨詢、培訓服務。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可持續發展(ESG & 碳中和)、營商環境、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國開聯培訓課程《企業ESG實踐策略與實操培訓》
國開聯培訓課程《企業ESG架構設計與管理體系搭建》
國開聯培訓課程《ESG與企業出海及可持續發展經營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REITs基金與ESG管理之道》
國開聯培訓課程《綠色建筑提升與ESG管理融合之道》
國開聯培訓課程《雙碳戰略政策下的企業經營應對之道》
國開聯培訓課程《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經營戰略融合策略路徑》
國開聯培訓課程《ESG認知提升與管理方法實踐》
國開聯培訓課程《綠色信貸的監管政策、業務體系、發展趨勢全景解析》
國開聯培訓課程《碳交易政策及趨勢精要解析與市場展望》
國開聯培訓課程《雙碳目標下的綠色金融趨勢解讀與實踐之道》
國開聯培訓課程《基于雙碳導向的電力制造行業綠色制造實施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雙碳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構建策略解析》
國開聯培訓課程《ESG理念在企業管理旅程中的實踐與應用》
國開聯培訓課程《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企業ESG應用實踐路徑解析》
國開聯培訓課程《可持續發展ESG理念框架下的貨幣政策與綠色金融監管重點解析》
國開聯培訓課程《ESG認知提升與管理體系優化策略》
國開聯培訓課程《雙碳政策解讀與行業分析》
國開聯培訓課程《企業ESG治理的現狀與挑戰》
國開聯培訓課程《氣候變化下的企業綠色低碳戰略轉型和供應鏈管理》
國開聯培訓課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可持續供應鏈新格局》
官網:www.szsmartpower.com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圖譜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