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大學戴旭教授指出,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展現的善意需要與相應的實力展示相平衡,這是一種至關重要的戰略藝術。
2025年9月初,軍事專家戴旭教授關于國際戰略平衡的觀點引發廣泛關注。他強調,中國始終秉持和平發展的理念,但在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善意需要相應的實力支撐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這一論述恰逢中美關系處于微妙時刻。2025年8月底,中美完成第四輪貿易談判,美國延長對華關稅豁免期限,但同時傳出將在亞太地區增強軍事部署的消息。
01 戰略背景: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時代格局
當前國際環境呈現出多層面、多維度的復雜特性。在經濟領域,各國互聯互通程度不斷加深;在安全領域,傳統與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并存。
2025年夏季,中美關系展現出典型的兩面性。貿易談判取得積極進展,美國延長了對華關稅豁免期限,雙方在半導體等領域展現出務實合作姿態。
然而,在安全領域,美國計劃在亞太地區增強軍事部署,包括在日本部署新型導彈系統。這種經濟合作與安全競爭并存的局面,體現了當今國際關系的復雜性。
中國在戰略資源領域具有獨特優勢。稀土等關鍵資源的出口管理措施,既保護了國家資源安全,也為國際談判提供了籌碼。2025年4月實施的關鍵稀土品類管制和7月的政策調整,展現了中國在戰略資源管理上的精準把握。
02 核心觀點:善意需要實力護航
戴旭教授提出,在國際博弈中,善意過多而實力展示不足會導致戰略失衡。他認為,和平的維護不能僅靠良好愿望,更需要有相應的實力作為保障。
這種觀點建立在全面評估國際形勢的基礎上。戴旭強調:"我們不能在我國本土進行戰爭。如果在本土進行戰爭,即使是勝利了,贏得的也是一堆廢墟。"
他主張采取積極的防御戰略:"我們要在8000公里外攔截戰爭,我們已經建立起遠程戰略打擊體系,還要建立和加強常規遠程打擊體系。我們的空軍一定要為我們的沿海提供3000公里的防御縱深!"
這一觀點強調的不是擴張性軍事政策,而是通過實力展示來維護和平,通過 deterrence(威懾)來避免沖突。
03 實力基礎:穩步提升的國防能力
近年來,中國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海軍方面,航空母艦的建造和部署顯著提升了遠海作戰能力;空軍方面,新型戰機陸續列裝,增強了空中防御和打擊能力。
根據公開數據,2023年中國軍費開支約為2960億美元,相比美國仍有差距,但資金使用效率不斷提高,重點投向高科技武器裝備研發和人員訓練。
中國在部分軍事科技領域已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第五代隱身戰斗機、高超音速導彈系統、衛星導航系統等關鍵裝備的自主研發取得突破性進展。
這些成就體現了中國國防建設堅持走自主創新道路的決心,也為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04 歷史智慧:精神與物質的力量結合
回顧歷史,中國人民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取得過許多軍事勝利。抗日戰爭時期,裝備落后的中國軍隊最終戰勝了現代化裝備的日本侵略軍。
抗美援朝戰爭中,中國人民志愿軍以劣勢裝備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抗衡,并最終迫使對方回到談判桌前。
這些歷史經驗表明,武器裝備固然重要,但戰斗意志、戰略智慧和民心向背同樣是決定勝負的關鍵因素。
戴旭強調,抗美援朝讓世界看到了中國軍人的戰斗意志和"在物質條件不利的情況下依舊敢打硬仗"的心理優勢。這種精神傳承對今天的國防建設仍有重要啟示。
05 平衡之道:尋求安全與發展的最優解
現代國際競爭是綜合實力的全面比拼,涉及經濟、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維度。中國在這些領域都取得了顯著進步,形成了相互支撐的戰略體系。
在軍事戰略方面,中國堅持防御性國防政策,同時注重發展不對稱作戰能力,在關鍵領域形成有效威懾。
戴旭教授提出的平衡觀點,核心是在保持國際合作姿態的同時,適時適度展示維護國家利益的決心和能力,避免戰略誤判。
當面對外部挑釁時,中國始終堅持克制態度,防止局勢升級,同時堅定維護國家核心利益,展現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06 學者背景:深耕戰略研究的軍事專家
戴旭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大校,長期從事戰略與安全研究。他曾在作戰部隊服役,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后轉入學術研究領域,專注于國家安全和軍事戰略研究。
他已出版多部軍事著作,如《C形包圍》《盛世狼煙》等,這些作品深入探討了中國面臨的安全挑戰和應對之策。
作為國防大學的教授,戴旭經常參與學術討論和媒體訪談,以直言不諱的風格和深入淺出的分析受到關注。
他提出的"第七代戰爭"等概念,展現了其對未來戰爭形態的前瞻性思考,為軍事理論創新做出了貢獻。
07 未來展望:在動態平衡中穩步前行
中國正在探索一條符合國情的大國發展道路:既要做和平發展的倡導者,也要做國家利益的堅定維護者。這種平衡需要高超的戰略智慧和堅定的執行能力。
當前國際秩序正處于調整期,傳統大國與新興力量之間的互動更加復雜。中國的應對之策既關系到自身發展,也影響著世界格局。
中國軍事實力將繼續穩步提升,裝備現代化水平不斷提高,人員素質持續增強,這些都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要保障。
未來中國將繼續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同時建設與國力相稱的國防力量,在善意與實力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戴旭教授2025年9月的觀點引發了關于國際戰略平衡的深入討論。在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中,如何既展現合作善意,又有效維護國家利益,成為各個國家面臨的重要課題。
中國將繼續堅持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外交理念,同時不斷加強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堅強保障。
通過善意的外交政策和必要的實力支撐相結合,中國將在世界舞臺上發揮更加積極而穩健的作用,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戴旭
關于 國開聯 大咖講師團
國開聯首批30人“大咖名師團”成員涵蓋:宏觀戰略、經濟發展、商業運行、國際關系等領域,分別來自頂尖學府、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機構,他們是:代表著學術塔尖的院士級專家、富有廣泛影響力的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和廣受贊譽的商界領袖等。致力于傳遞最前沿的思想,以幫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見未來”。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可持續發展(ESG、CSR、SDGs、碳達峰碳中和)、營商環境、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官網:www.szsmartpower.com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圖譜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