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新《公司法》實施后,中國企業監事會改革進入快車道。各行業龍頭企業積極探索適應自身特點的監督新模式,推動公司治理體系現代化轉型。
2025年以來,超過30家省級國企相繼撤銷監事會,轉而采用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的模式行使監督職權。這場深刻的制度變革正在重塑中國企業治理格局。
從金融機構到制造業企業,從中央企業到地方國企,不同行業根據自身特點選擇了差異化的改革路徑,共同推動企業監督從"形式合規"向"實質效能"躍升。
01 改革背景:新公司法引領治理變革
2024年7月1日,新修訂的《公司法》正式實施,明確規定國有獨資公司可以在董事會設置審計委員會行使監事會職權,為監事會制度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據。
此次改革旨在解決傳統監事會制度存在的三個突出問題:監督獨立性不足、專業能力欠缺以及監督效能有限。根據國務院國資委的要求,各企業需要在2025年底前完成過渡安排。
專業機構調研顯示,采用審計委員會模式后,企業的風險識別和響應速度平均提升50%以上,監督成本降低約30%,治理效能顯著改善。
02 金融行業:率先完成全面轉型
金融行業作為監管要求最為嚴格的領域,成為此次監事會改革的先行者。截至2025年6月,已有17家A股及H股上市銀行宣布不再設立監事會。
保險機構也快速跟進改革步伐。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大家保險集團、泰康保險等主要保險機構相繼宣布撤銷監事會,將相關職能移交董事會下設的專門委員會。
金融監管總局于2024年12月印發《關于公司治理監管規定與公司法銜接有關事項的通知》,為金融機構監事會改革提供了明確的制度保障和實施指引。
03 制造業與科技行業:靈活選擇改革路徑
制造業和科技企業根據自身業務特點和治理需求,選擇了更加靈活多樣的改革路徑。
國新文化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公告,取消監事會并廢止《監事會議事規則》,由董事會審計與風險管理委員會行使監督職權。
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在董事會會議上審議通過取消監事會的議案,相應修訂公司章程,優化了公司治理結構。
江西金達萊環保股份有限公司決定不再設置監事會,將監事會的職權由董事會審計委員會行使,提高了決策效率。
這些企業的改革實踐表明,制造業和科技行業更加注重監督職能的專業性和效率,普遍采用審計委員會替代模式。
04 區域實踐:四類模式各具特色
全國各地根據實際情況,探索出四類不同的監事會改革模式:
江蘇模式:完全替代,效率優先。南京建投集團作為典型代表,2024年撤銷監事會后,將原監事整合至審計委員會,引入專業人才擔任獨立董事。該模式通過監督決策一體化,顯著降低了監督成本。
上海模式:外派轉內設,獨立性至上。上海電氣將原外派監事會主席轉任審計委員會主任,薪酬由上級核定,不參與經營考核。這一模式有效保障了監督的獨立性。
廣東突破:審計專員辦公室,穿透式監督。廣新控股集團創新設立"審計專員辦公室",將原二級企業監事與內審部門整合,派駐子公司開展日常監督,建立了有效的穿透式監督機制。
廈門探索:職工代表轉型,民主監督賦能。廈門象嶼集團設立"職工監事學院",對職工代表開展專業培訓,使其轉型為審計委員會成員,既保障了職工民主監督權利,又提升了監督專業性。
05 策略建議:穩妥有序推進改革
基于對各行業改革實踐的分析,我們提出以下策略建議:
實施分類推進策略。競爭類國企可采用簡化監督層級的模式;金融類企業應強化監督獨立性;多元化產業集團適合穿透式監督;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注重職工代表轉型,避免"一刀切"做法。
強化專業能力建設。審計委員會應由外部董事主導,主任委員由獨立董事擔任。建議引入具備財務、法律背景的專業人士,建立定期培訓機制,持續提升監督專業性。
建立穩妥過渡機制。改革初期可采用漸進式策略,設置職能移交清單和過渡期安排,防范監督真空風險。參考山東鋼鐵"職能當天移交、監督當月覆蓋"的經驗,確保平穩過渡。
完善數字化監督工具。借鑒重慶高速集團"審計云"平臺和寧德交投集團AI預警系統的經驗,整合監督數據資源,對重大項目資金流實施實時監控,提升監督效能。
注重人才轉型培養。建立"監事人才庫",鼓勵原監事通過專業認證轉型為專職審計師。同步推行"職工監事學院"機制,為企業治理現代化提供可持續的人才支持。
監事會改革不是簡單的機構調整,而是企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契機。從金融機構到制造業企業,從中央企業到地方國企,不同行業的企業正在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監督模式。
隨著更多企業完成改革,一套兼具中國特色與國際標準的監督新體系正在形成,這將為中國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制度動能。那些率先完成轉型的企業,已經在治理現代化的進程中贏得了先發優勢。
未來,中國企業治理體系的持續優化和創新,將為全球公司治理實踐提供寶貴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
附:國開聯《國企監事會改革專題培訓系列課程》(機構內訓)
O 國有公司法人治理與董監事履職能力建設實務
O 新法新規框架下的監事會改革與建設實務解析
O 國企改革與混改后的董監事履職新思維、新方法和新對策
O 新法新規框架下國企監事會改革與角色定位與履職權責解析
O基于典型案例實踐的國有企業大監督體系構建實務
O基于大監督體系框架下的監事會建設與履責實務操作
O新公司法下國有企業公司治理與董事會、監事會改革實務
O新法新規背景下的監事會改革重點與建設思路
O新法新規框架下的監事會角色定位與履責要義解析
O國企外部董事監事會制度完善及發揮作用
O國企董監事會如何規范高效運作
關于 國開聯 定制培訓課
國開聯定制培訓課程是由國開聯研究中心圍繞自身業務生態和外部熱點議題綜合打造的高品質培訓服務體系。致力于聚合國內外優秀專家講師,以精準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培訓訴求為原則,提供高品質的培訓課程和內訓服務。
關于 國開聯 大咖講師團
國開聯首批30人“大咖名師團”成員涵蓋:宏觀戰略、經濟發展、商業運行、國際關系等領域,分別來自頂尖學府、知名研究機構和企業機構,他們是:代表著學術塔尖的院士級專家、富有廣泛影響力的教授、著名經濟學家和廣受贊譽的商界領袖等。致力于傳遞最前沿的思想,以幫助大家更加清晰的“看見未來”。
關于 國開聯研究中心
國開聯研究中心是一家綜合性的咨詢服務機構,業務涵蓋“產業鏈咨詢、可持續發展、定制培訓課”三大版塊,專注于產業經濟、招商引資、可持續發展(ESG、CSR、SDGs、碳達峰碳中和)、營商環境、大數據等領域的研究、咨詢和培訓服務。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連續獲得客戶信賴與委托。
官網:www.szsmartpower.com
關注 國開聯微信公眾號 了解更多
聯系我們:0755-8324 7679
微信交流: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招商圖譜(招商地圖)系列
2025.06.12面議元.醫藥健康
按照“4.0版招商地圖”的研究邏輯,綜合推出的一款“普惠型招商地圖”產品。
中醫藥行業研究報告(綜合) 2024
2024.01.0529800元.生命健康
《報告》重點由中藥材種植、中藥制造和中醫大健康服務三大部分組成,全面呈現中醫藥行業投資價值與未來趨勢。
中山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產業發展規劃 國開聯.區域產業規劃 中山作為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如何搶抓政策紅利,爭建灣區戰略性平臺,承接中心城市轉移產業,共享中心城市產業創新要素資源與平臺,以達至中山“灣...
寧夏先進制造業招商行動計劃 國開聯.招商圖譜與項目包裝 我單位受托制定寧夏全區先進制造產業招商行動計劃,深度剖析全區智能制造產業基礎、結構和產業承載優勢,明確自治區智能制造產業發展方向與未來招...
九省市如何借招商地圖(圖譜)實施專業招商?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產業招商引資專業化、精細化、市場化已漸成業界共識,然而,如何實施專業化招商,如何進行精細化部署,又如何借助市場化的手段來提高招商引資實效...
產業鏈招商圖譜與招商地圖,區別在哪里? 國開聯.產業鏈招商與鏈長制 招商工作越來越趨于專業化、精準化和市場化,招商從業者也越來越意識到產業招商專業化的重要性。
招商引資項目評估 國開聯.產業鏈咨詢 第三方獨立評估,助力項目落地。
戰略新興產業規劃編制 國開聯.熱點議題 我們的成功案例遍及全國30省(區、市),連續獲得客戶信賴和委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