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農業農村信息化

農村電商正以80%的年增長率快速發展

國開聯 2015.03.04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石,在我國以工業化和城市化為主線的現代化進程中,縣域是首當其沖的空間載體。國際金融危機以后世界經濟進入深刻的再平衡調整階段,中國經濟也正處于增速換擋、結構調整和前期政策消化三期疊加的階段。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經濟新常態的論斷,無疑是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

我們要從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角度認識當前經濟發展的本質特征和運行規律,正確認識經濟增速的平緩下滑,以更大的改革決心、更強的工作力度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縣域作為城鄉的連接地帶,縣域經濟的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城鄉一體化程度直接決定了新四化的進程,決定了經濟發展全局的均衡度、富足度和可持續性。

今年兩會,互聯網+”成為亮點之一,其核心就是用IT和互聯網手段改造傳統行業。加之《中國制造2025規劃》的出爐,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互聯網+”工業4.0”的到來,對于傳統制造業究竟是機遇還是挑戰?

農村電子商務是近兩年來發展速度最快的領域,大概每年的增長率在80%,現在中國的農產品從溫飽型消費者變成追求安全型,這是農產品電子商務的機會。發展農產品電子商務正當其時,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社會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契機。

互聯網電子商務+農業不僅是電商農業,還涵蓋新科技推廣、新產品、新模式與新業態。

消費者通過網絡零售消費的100元中,約61元是替代性消費,即從線下消費轉移到了線上;但是另外的39元,則是因網絡購物的刺激而產生的消費增量;而三、四線的縣域地區網絡新增消費更高達57元,拉動消費作用明顯。如今,在我國一些三、四線城市,甚至有返鄉打工者或是大學生專門做起了電子商務平臺,打破了地域限制,將當地的特色產品放在網絡上與更多人分享。除了一些創業客,一些網絡和電商企業也開始開拓農村市場,如阿里巴巴、京東、蘇寧等業內巨頭均開始渠道下沉,掀起了一輪下鄉熱潮。

靈活是縣域電商的一大特點,而利用特色產業,發揮地域優勢、因地制宜則是縣域電商發展的重點。只有選出有代表性的特色產品,打造地標性單品和品牌,才能確立企業和地區優勢。此外,在確立了優勢產品后,為了帶動區域整體發展,實現長遠規劃和發展,政府更要特別重視電商園區、通信、物流、包裝加工等相關產業配套設施的建立,在互聯網+”時代為當地打下堅實的基礎。

圍繞互聯網+”戰略機遇和縣域經濟的未來發展,國開聯產業規劃研究院積極推動與各縣區政府合作,依托縣域地標性優勢產業,建設地標性產業電子商務基地。按照優勢產業、優勢資源、優勢企業集中發展的原則,推動縣域優勢產業集群電商發展,促進產業鏈做強做深,實現縣域特色產業轉型升級。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