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國企央企改革

開發區的發展已進入清理規范期

國開聯 2016.03.02

1984年起至今,開發區建設已經走過30個年頭。過去30年,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歷了四個明顯的發展階段,分別是創建期、穩定發展期、高速增長期及清理規范階段。

 

創建期(1984年至1988):國務院批準在沿海12個城市建立了14個國家級開發區。開發區白手起家,發展基礎薄弱,建設資金短缺。主要集中在珠海、深圳等經濟特區,制造工業向園區集中,園區成為重要的制造基地,政府直接運作。

穩定發展期(19921998):由特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保稅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邊境自由貿易區、 沿江沿邊開放地帶、省會城市等構成的多層次、全方位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在世界新技術浪潮的背景下,國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主要集中在沿海主要城市,通過生產基地本身知識的高度集約化,從單純的大批量物資生產基地進化為較為精煉的高附加值產品的生產基地。

高速增長期(19992002):在這一階段,國家批準了中西部地區省會、首府城市設立國家級開發區。擴展到中西部地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園區,大學科技園區,工業區,出口加工區,保稅區等不同功能機產業定位的園區類型應運而生,數量龐大,質量參差不齊。

清理規范(2003年— ):中共十六大以來,特別是中央提出科學發展觀以來,國內外形勢發生深刻變化,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迎來了重要發展機遇與挑戰,國家級開發區也開始步入科學發展時期。

中國加入WTO,經濟和產業政策的調整土地集約化利用得到提升,在功能上由傳統意義上的單一配套轉向復合功能設計。土地集約化利用得到提升,在功能上由傳統意義上的單一配套轉向復合功能設計。在運營方式上,由原來多類別科技領域的疊加轉向專業化的研究開發。

來源:國開聯開發區研究中心

觀點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