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国产精品99国产精-五月婷婷亚洲激情综合网-女性裸体无遮挡无遮掩视频蜜芽-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高清

國開聯官網 > 觀點 > 開發區與產業園

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轉型發展五要點

國開聯 2015.03.04

430日,財政部辦公廳和文化部辦公廳下發了《關于推動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同時公布了《2014年度文化金融合作項目庫》的部分項目。這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項目數量僅次于文化旅游項目,位居第二梯隊,這反映了資金依然是困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的難題所在。

 

在《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修訂版新規頒布實施的背景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也從前期的高速擴張階段進入到轉型升級階段。那么在這個階段,園區開發者和管理者應怎樣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轉型升級?

 

一、園區轉型升級要做“加減法” 

與其他產業園區的發展模式一樣,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早期發展,也是采用土地招商模式,這種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成本優勢。但隨著各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數量的激增,產業定位同質化、產業招商盲目化、產業集聚效應不明顯等現象越發明顯,很多園區都存在著“有企業無產業”“產業點高面低”的產業困境,園區的產業集群效應并不顯著。

 

最新修訂頒布的《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管理辦法》正是基于目前國內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種種亂象而適時推出的。新規中明確規定:企業申報示范基地,須符合“以生產經營文化產品、提供文化及相關配套服務、推進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為主營業務,且上述主營業務收入占企業總收入的60%(含)以上”的基本條件。所以,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發展,在經歷了高速擴張階段之后,已進入由注重規模向注重質量、由粗放式發展向集約化發展轉變的轉型升級階段。

 

在這個轉型升級的階段,對于很多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來說“加減法”都要做。

 

一是“做減法”。有研究表明,真正稱得上是“文化產業集聚區”的園區不超過5%,可見,我國園區內集聚的文化創意類企業數量少,企業之間的關聯度低,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因此,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來說,要進行產業整合,從園區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產業發展基礎、條件和產業發展動向,對園區現有產業進行整理、優化、升級,確立園區的主導產業,圍繞主導產業打造產業鏈經濟。

 

二是“做加法”。如果說“做減法”是減掉不好的,那么“做加法”就是要加入好的。對于不同園區,由于其發展情況不同,“做加法”的方式也有所差異。總結起來有兩點:一是助力現有企業特別是傳統產業企業進行轉型升級;二是借助文化創意設計服務和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延伸和拓展產業鏈,構筑園區產業“微笑曲線”,提升園區產業鏈競爭力。產業融合發展也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產業結構升級的必然趨勢,是園區產業經濟發展的一種新特征。

 

二、園區招商要精細化運作 

招商問題一直是困擾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者的難題,而且招商工作成績的好壞直接決定著園區命運。

 

首先是園區必須有精準定位,明確招商類型,建立園區招商項目信息庫,進行定向式的招商;其次是園區招商必須系統化運作,圍繞產業招商構建全方位的服務能力,細化產業項目招商的流程和規范,使整個招商工作更具系統性和有序性。

 

三、園區開發要懂得資本運作 

缺資金,一直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過程中的首要難題。雖然國家和地方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扶持力度很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給予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提供一定的資金支持,但園區從土地開發、物業開發到產業孵化、產業扶持等所需要的資金量是很大的,而且投資回報期長。因此,可以說園區開發的過程都離不開資金的推動。

 

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融資不斷出現新的模式。如園區開發除可以采用銀行貸款、財政撥款、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傳統融資模式之外,也可以采用信托融資、基建基金、股權私募基金、融資租賃等新興模式。再比如產業孵化和產業扶持方面,園區可以通過擔保公司、小額貸款公司、私募股權基金、風險投資等進行融資。

 

打造多樣化的融資體系,已成為園區形成集聚效應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那么,對于園區來說應該怎么做呢?

 

園區開發者要將自己定位為產業投資商,以較少的資金帶動更多社會化資金的進入,從而形成一個大的資金池,以土地入股、物業入股、產業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投資園區企業,從而形成資本運作—園區開發—產業集聚之間的良性循環。值得關注的是,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發者如何盡可能地挖掘民間資本,因為民間資本將是園區快速發展的助推器,所以,園區開發者必須掌握“資本運作”。

 

四、園區要重視軟環境建設 

縱觀我國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很大一部分還處于初級階段,園區多以硬環境建設為主,很少涉足產業開發和培育,而園區為企業能提供的也只是物業服務,只扮演房東角色,距離成熟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還很遠。但從長遠來看,園區的軟環境建設越來越成為園區吸引優質客商入駐的重要砝碼。

 

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開發者來說,圍繞園區的核心定位打造一系列公共服務平臺,如融資、技術、設備、市場、人才等,不僅有助于入園企業降低運營成本,促進企業創新、開拓市場,也能夠增加園區企業的經營效益,提升園區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其實,目前很多園區開發者已意識到了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的重要性,也為之展開了相應的規劃和建設。

 

五、園區要融資更要融智 

知識和智力資源被視為現代產業體系建立和培育的核心資源,在產業發展過程中,智力資源的恰當引進,其價值有時會超過單純的投資項目。

 

對于處在發展初級階段的我國文化創意產業來說,高端人才的短缺是制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對于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來說,既懂管理又懂經營、既懂文化又懂商業的高端復合型人才是稀缺的,所以,園區開發者除了通過構建人才引入機制和人才服務環境吸引人才集聚,更需要通過引入智力資源,建設完備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培養、培訓體系,促進人力資源的集聚與開發,從而為園區產業升級提供持久的動力。

 

總之,對于處在轉型升級階段的我國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來說,無論是新建園區,還是現有園區的轉型升級,都應該著眼于長遠,“加減法”同時做。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戰略轉型的大勢,實現持續、健康和穩定發展的目標。作者:亓曉棟

 

來源:國開聯產業規劃院  編輯:Jessi

觀點

推薦閱讀